在阿里巴巴每平每屋,年轻人换“家”比换“装”还轻松( 三 )


为了帮助用户提高前期决策的科学性 , 每平每屋放了一个大招 , 能让用户随时随地“身临其境” 。
如同前文中的小千一样 , 用户可以在每平每屋上自动搜索小区匹配户型 , 也可以利用手机扫描房屋 , 在线即刻生成3D户型 。
完成户型锁定后 , 选择“AI智能设计” , 有现代、北欧、轻奢、日式等多种风格可供选择 。 用户选定风格后 , 几秒钟后 , 就能收到系统发来的3D样板间方案 , 可以沉浸式体验家居风格是否合意 。
如果对系统发送的方案不满意 , 用户还可以点击“我来设计” , 随意DIY自己想要的家居风格 , 就如同对镜化妆换装一般 , 简单清晰 。

傻瓜化DIY功能的实现 , 依赖于每平每屋的黑科技 , 基于云计算和AI为核心的Home AI , 以3D云设计工具为技术底层 , 加速实现了真实与虚拟世界的无缝融合 , 也圆了用户懒在家里就能轻松完成对家居环境的设计构想 。
而一旦有了更专业的设计需求 , 用户还能求助于平台上的庞大设计师智囊团 。
基于以上三步棋 , 每平每屋打造了完善的商业闭环 , 以3D样板间内容 , 在线DIY等场景应用 , 洞察年轻人个性化、多元化的家居需求 , 在此过程中对接设计师的专属服务、同时嵌入匹配商品 , 实现精准转化 , 完成服务闭环 。
助攻商家和设计师反内卷仅凭每平每屋一己之力远远不够 , 在整个服务生态中 , 商家和设计师并不可少 , 每平每屋靠什么吸引他们入场?
总部位于德国的博世热力公司 , 就是入驻商家之一 。 今年8月 , 博士热力正式和每平每屋达成合作 。
“从合作到现在 , 根据我的估计 , 线上下单至少提升了20%的转化效率 。 ”博世热力中国区电商销售总监杜总 , 对于合作效果相当满意 , “从这里过来的用户质量上也会高一点” 。
获客引流等综合履约成本得以显著降低 。 有家居品牌副总裁向《财经故事荟》透露 , 一个门店靠打广告引流 , 单个获客成本高达2000元以上 。 与此同时 , 每平每屋也受益于淘宝、天猫等9亿用户持续的流量漫灌 , 商家登陆每平每屋 , 就能够间接触达数亿潜在用户 。
线上增量还有助于企业增强抗疫力 。 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协会共同发布的数据显示 , 2020年 , 全国家居家装建材行业 , 全年累计销售额为7624.17亿元 , 同比大降24.19% , 而转到线上 , 成为了商家品牌疫中突围的共识 , 《2020年家居售后服务行业报告》显示 , 家居市场线上渗透率超过10% , 市场规模达到6260亿元 , 并在近五年呈现不断上升趋势 。
“线上线下融合是不可阻挡的趋势” , 杜总认为 , 每平每屋则是商家和品牌数字化的最强助攻 。 在他看来 , 每平每屋所打造的从设计到营销以及后期履约服务的一站式体验 , 以数据化、可视化、场景化的方式 , 能让消费者可以更加清楚了解商品 , 显著加快了购买决策 , 缩短购买周期 , 带来业绩增量 。
设计师也是服务链路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
过去 , 设计师的痛点在于 , 第一没有稳定的客户源 , 只能被动等客上门;其二没有足够丰富的家居选品池供应 , 作品设计好了 , 也难以落地 。
杨明宇就亲历过上述痛苦 , “我们的设计效果再好 , 但是你到店里 , 什么都买不到 , 方案就落不了地;或者 , 线下门店东西太贵 , 远超设计预算 , 客户心理落差也很大 。 ”
每平每屋则疗愈了选品和获客的痛点 , 彻底解放了设计师 。
据《财经故事荟》了解 , 每平每屋和设计师的早期合作模式 , 是以设计带单 , 通过设计作品嵌入商家产品 , 引导消费者购买 , 为商家引流获客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