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既然都是很晚才从外国传入,那老祖宗们吃什么?( 三 )



食物既然都是很晚才从外国传入,那老祖宗们吃什么?

文章插图

冬葵又叫寒菜,因种于冬天而得名。古人所称秋葵冬葵,区别在于啥时间种,秋天种就叫秋葵,跟现在秋葵,根本不一个东西。秋葵原名洋辣椒,清末才从印度引入,虽然外形相似,但真不是一个品种。
所以古人说的秋葵,其实还是冬葵。
山珍野味
除了常见食物,还有不常见的,也就是山珍野味。猴头燕窝熊掌鱼翅,这都是顶级珍品,别说老百姓,就连皇帝也不是天天见,所以仅列举几道民间常见美食。
穿山甲,古人真是啥都吃,也不知道怎么想的,他们认为穿山甲是水禽,所以给它起了个名叫鲮鱼,意思是长着甲的鱼。

食物既然都是很晚才从外国传入,那老祖宗们吃什么?
食物既然都是很晚才从外国传入,那老祖宗们吃什么?

文章插图

穿山甲出处最早见于《楚辞》。
《天问》:鲮鱼何所?鬿堆焉处?
《山海经》也称南方山林有鱼焉,其状如牛,陵居,蛇尾,其名曰鲮。这说明打屈原老夫子那会起,穿山甲就被当成了鱼,是一种食物,所以我们吃穿山甲的历史,那是由来已久。
鹌鹑,《礼记》记载过鹌鹑烹煮方法,屈原老夫子另一首诗《大招》,也称“炙鸹烝凫,煔鹑陈只。”意思是做好的各种野味,包括烤鹌鹑,一一陈列在桌子上。
这首《大招》名副其实,放的全是大招,各种楚国美食,屈老夫子是十足吃货一枚。
除此之外,还有黄雀、黄鳝、鳖、蛇、昆虫、海蜇等海藻、鸡枞等菌类......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古人不敢吃的。
比较特殊的,是雪蛤和天鹅。
雪蛤又叫林蛙,俗称蛤士蟆,以长白山所产最为名贵。吃雪蛤其实吃的是油,确切说是雌蛙输卵管,将其风干晾晒后会结成糊状,所以又有个名字叫“雪蛤膏”,民间俗称蛤蟆油。


食物既然都是很晚才从外国传入,那老祖宗们吃什么?

文章插图

雪花膏这个名字,搞不好是因为跟雪蛤膏比较像。动漫里蛤蟆常跟油相伴,神话里蛤蟆会吐火,来源都是雌蛙肚里那根管,油太大了,太好吃了,印象太深了。
说到癞蛤蟆,自然少不了天鹅。天鹅古称“鹄”, 陈胜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那是把自己比成了天鹅。但这真不是个好兆头,因为与穿山甲一样,在古人眼里,天鹅就是用来吃的,而且是最上等美味。
《七命》里提到“四膳异肴”,首推便是“晨凫露鹄”。天鹅虽然好吃,但不容易抓,因为人家会飞。
古人为了吃天鹅,那真是想尽办法,用尽解数,但捕获寥寥无几,所以才有了“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这句俗语,其意本在嘲讽吃货。


食物既然都是很晚才从外国传入,那老祖宗们吃什么?

文章插图

自契丹兴起,天鹅命运便急转直下,因为契丹人养了一种鸟,叫海东青。都知道海东青用来狩猎,但猎啥?
《会编政宣上帙》:“又有俊鹘号海东青者击天鹅,人既以俊鹘而得天鹅。”
《草木子》:“海东青,鹘之至俊者也……其物善擒天鹅,飞放时,旋风羊角而上,直入云际。”
海东青打诞生起,用途就只有一个,猎天鹅。海东青好不好,贵不贵,全看它能捕来多大个天鹅,某些海东青价值万金,这全是吃货的力量。
懒蛤蟆吃不到天鹅肉,但对契丹人来说,那是家常便饭,辽史及契丹志有相当多捕天鹅记载,契丹每逢大祭或者国宴,头一道菜必定天鹅。
烹饪
先秦以前,处理食物方式,大多是蒸烤或熬羹,另外还有生吃的脍。脍意思是切成细条,最早用来加工鱼肉,所以说吃鱼生,那是周朝就有了的传统。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