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琦做明星店,薇娅想开“山姆”?( 三 )

文章图片
图3/4
来源 / 薇娅微博
薇娅迅速爆发成为“淘宝一姐” , 丈夫董海峰在2017年成立了谦寻这家公司 , 初期以内部孵化的方式 , 打造多个垂类领域主播矩阵 。 2019年起 , 这家公司开始集团化运作 , 迁址阿里中心滨江园区 , 在纵向上深耕货品、供应链 , 在横向上扩展商业版图 , 加码娱乐、IP等多种业务 , 甚至进行股权投资 , 不再局限于“MCN” 。
周路举了个例子 , 都是赋能和打造国货 , 但当前李佳琦和薇娅身上的国货标签也是有差异的 。
李佳琦影响到的是他擅长的美妆护肤领域 , 用男性主播的视角打动消费者 , 以美妆主播的专业能力给花西子这样的国货品牌产品意见 。 而薇娅的国货标签则是供应链层面 , 不管是打造自有品牌 , 还是与一些鞋服、箱包、配饰领域的中国设计师品牌深度合作 , 都是基于供应链 。
他认为 , 就目前的效果来看 , 深入到供应链的模式更贴近行业 , 更具颠覆性 。
数据或许能更直观的说明问题 。 截至10月27日的天猫第一轮预售数据(魔镜市场情报) , 彩妆香水类目中 , 花西子的预售额排第十三位;天猫女装类目中 , 薇娅的自有品牌VIYA NIYA预售额(10.79亿元)排名第一 , 超过优衣库、ZARA等知名服饰品牌 。 11月1日0点至11月3日24点(ECdataway数据威) , 薇娅加持的ITIB品牌冲到了女装品类TOP10榜首 。
“已经拥有自有品牌的薇娅 , 当然要开始走山姆店的平台模式 , 往供应链走 , 还要做多元化的服务 , 把直播带货的商业模式做出规模性 。 ”陈中学表示 。
所以 , 如今的分化是必然的 。
明星店VS山姆店 , 谁赢了?
李佳琦的明星路线、薇娅的山姆店模式 , 在2021年双11都被证明是成功的 。
黄晨预测 , 近两年的大促期间 , 双王的竞争可能依然会十分胶着 , 但在日常的直播中 , 李佳琦和薇娅的差距会越拉越大 。 差距还是出在“品”上 , 薇娅一年365天带货的体量和产品线的丰富度 , 不亚于一个综合大型商超 , 李佳琦的选品路线相对较窄 。
行业现在更关心的是“双王”背后各自的模式 。 毕竟 , 他们正在走的路 , 对于整个行业都具有参考价值 。
在个人化的IP运营下 , 李佳琦走明星路线顺理成章 , 优势也很多 。 黄晨提到 , 流量成本较低、容易出圈 , 商业链路相对清晰 , 有棱角、有性情的“明星店”打法也是网红品牌喜欢的 。 “围绕李佳琦一个人打造明星店模式 , 李佳琦会活得很好 , 很赚钱 , 美ONE也会非常赚钱且持久 。 ”
但这种模式也有一定风险和天花板 。 每当李佳琦遭到外界质疑 , 粉丝们都会力挺 , “相信自家男人” , 当他出面澄清 , 粉丝们又会奔走相告 , “不愧是自己真金白银堆出来的男人 , 自己信得过” 。 这种对粉丝极强的号召力对于品牌来说是一把双刃剑 , 如果粉丝对李佳琦过于忠诚 , 一旦引起不可控的粉丝情绪 , 对品牌而言就意味着挑战 , 玉泽事件便是例证 。
而薇娅的山姆模式 , 最大的优势是大而全 , 可以横向跑规模 , 纵向深耕产业链 。
周路站在谦寻的角度分析 , 从“人”的方面来讲 , 头号主播薇娅 , 小到卖书本、农产品、电影票 , 大到卖房、卖火箭 , 发挥稳定 , 且打造主播的方法论已经复制到了旗下40多位主播矩阵上 , 淘系的林依轮、李响等明星主播 , 抖音上的“呗呗兔”、“深夜徐老师”等红人主播已经形成声量 。
从“货”的方面来说 , 谦寻设有超级供应链基地 , 在杭州 , 聚集着工厂和源头供货商 , 遍地都是直播和电商人才 , 谦寻背靠产业带优势 , 自然要顺势打造供应链平台 , 进而通过消费力洞察服务并影响上游品牌研发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