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只送一枚”的DR钻戒翻车,营销爱情也是暴利生意( 三 )
但是 , 根据招股书 , 其求婚钻戒的单位成本在同期分别为3160元、3286元和3196元 。
而DR钻戒的结婚对戒相比于求婚钻戒 , 由于使用的钻石是碎钻 , 其成本和售价相对而言都更低 。 从2018年-2020年 , 其对戒的单位成本基本在1180元-1480元之间 , 而销售单价均在4500元左右 。
根据招股书 , 迪阿股份的毛利率达到了近70% , 高于同行业内的周大生、恒信玺利等企业 。 而行业内的平均毛利率则在44%-48%之间 。
但是 , 仍然有很多人愿意为它买单 。 根据戴比尔斯数据显示 , 在国内 , 21-39岁的人群是钻石饰品的主要消费群体 , 贡献了约78%的钻石饰品销售额 。 DR钻戒的主要消费群体中 , 年龄在34岁以下的人群贡献了超过90%的收入 , 其中又以25-29岁的年轻人们占比最高 。
而DR钻戒的“真爱”宣传 , 也让不少年轻人即使为了“鉴定真心” , 也会买单 。 他们对爱情有着特定的仪式感和价值观 , 而DR钻戒 , 要的就是这份“真爱溢价” 。
在陈轩看来 , DR钻戒引入了“社交”概念 , 把对爱情的契约精神注入到钻戒产品当中 , 让用户的爱情表达“公开化” 。 再加上 , 大众通过宣传对产品品牌已有了一定的认知 , 以及承诺和契约在社交环境中的公开化 , 旁观者和使用者都会“倒逼”用户购买产品 , 这也使得用户反而并不关心它在定价上“值不值”了 , 而是更关注产品上的品牌附加值 。
【“一生只送一枚”的DR钻戒翻车,营销爱情也是暴利生意】但“一生只送一人”的宣传 , 也让DR钻戒陷入了另外一个烦恼:具有消费能力但想要二次消费的人群 , 因此被它拒之门外 。 为了扩大市场 , DR钻戒的母公司迪阿股份在继续进行品牌宣传的同时 , 也在开拓新的品牌 。 从2018年至2020年的三年中 , 其求婚钻戒的销售额占比也在下降 , 从2018年的85.41%下降到了2020年的76.31% 。

文章图片
图4/4
2017年8月 , 迪阿股份设立了全资子公司卡伯欧丽(深圳)珠宝有限公司 , 培育子品牌"Story Mark" , 定制客户专属的结婚对戒 , 继续发挥其对爱情的“专属定制”营销 。 AI财经社了解到 , 该品牌的线下店在香港有一家 , 成都有2家 。
2020年5月 , 迪阿股份还成立了荷尔文化(深圳)有限公司 , 培育线上子品牌MOST ME , 主要业务也是售卖饰品 。
但是目前为止 , 这两个品牌的营收占比加起来仍不足1% 。 此外 , 公司招股书显示 , 卡伯深圳在2020年亏损了193.06万元 , 荷尔文化亏损了48.73万元 。
新品牌仍然未能撑起公司的营收 。 这次 , 以营销起家的DR钻戒主品牌的“翻车” , 对于公司而言 , 无疑是个沉重的打击 。 “真爱”的承诺失去了可信度 , DR钻戒还能讲出怎样的爱情故事 , 继续吸引资本市场的关注?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