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开心返校 秋季校园防病指引

根据疾控中心对校园常见疾病的风险评估,下半年除了要重点关注新冠肺炎外,还应预防登革热、诺如病毒、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和水痘疫情等流行性疾病。  
这里奉上一份秋季校园健康指引,请家长、学生们查收。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采访人员何雪华 通讯员粤疾控  
防控新冠肺炎:做好自我健康监测  
开学后,除了高等学校、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要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外,疫情防控个人防护有五个指引:  
1.勤洗手  
经常保持双手的清洁和干净,特别是外出归来、饭前便后和咳嗽喷嚏以后,要把双手清洁干净。没有清洁双手的条件时,不要用手直接触摸口、鼻、眼等。  
2.勤通风  
在家做到定期开窗通风,一般每天通风2-3次,每次至少20-30分钟。  
3.勤观察  
经常留意自己及家人的身体状况,任何人出现发烧、乏力、干咳或腹痛、腹泻等症状,须戴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及时到就近的医疗机构就诊,如果发烧则尽量前往发热门诊就诊。  
4.戴口罩  
外出随身携带口罩,在进入人员密集或密闭的公共场所(如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进入菜市场、商场、超市等场所)时应正确佩戴口罩。  
5.保持距离  
前往超市、餐馆、农贸市场等人多密集场所,或搭乘公共交通工具,或在交谈、等电梯、排队时注意与他人保持至少1米以上社交距离。近距离接触时请戴好口罩。  
省疾控专家提醒,学生防疫有三大要点:  
养成和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手部卫生,如勤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避免用手触摸口眼鼻;跟同学尽量保持在1米以上距离,不串班,不扎堆;打喷嚏或咳嗽时要用手肘捂住口鼻,并及时洗手。建议家长帮学龄期的孩子准备好口罩、免洗洗手液、酒精纸巾等防疫用品。  
每日健康监测:积极配合学校的体温探测和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咳嗽、乏力等任何不适时应及时告知老师或家长,不要带病上学。  
安全上下学:尽量步行上下学,如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应全程配戴口罩,减少接触公共物品。从公共场所返回室内后尽快洗手;放学后不聚会、不聚餐,避免到人多拥挤和空间密闭的场所,减少不必要的外出。  
防范诺如病毒:不要喝生水、吃未熟食物  
广东疾控中心指出,9月随着各类学校开学,学校等集体单位须防范诺如病毒感染的风险。  
防范诺如病毒,校园和家庭都要做好准备。防病应该如何做?  
1.校园防范:  
学生健康管理:做好学生个人健康管理、晨检、因病缺勤登记、开窗通风和环境消毒工作。  
厨工健康管理:加强对厨工的健康管理,制作食物和配餐过程中要佩戴口罩和做好手卫生,有消化道症状要暂时调离岗位。  
饮用水管理:饮用水要烧开后饮用。  
病例管理:一旦出现呕吐、腹泻症状的病人,要立即就医并隔离,做好呕吐物处理,做好清洁消毒;病例持续增多应立即向主管部门和属地疾控机构报告。  
2.家庭防范:  
家长和儿童需注意个人卫生,养成勤洗手、不喝生水、不喝未经消毒的奶、生熟食物分开避免交叉污染、食物煮熟煮透等健康生活习惯。  
预防登革热:避免去多蚊的地方  
每年9月,广东往往有发生登革热输入疫情的风险,从登革热流行国家入境的人员,如有发热等症状,除了排查新冠病毒,还应注意登革热等蚊媒传染病筛查。  
校园预防登革热应该如何做?  
1.防蚊灭蚊  
隔:出门穿着浅色长袖衣服及长裤,居室安装纱门纱窗和使用蚊帐。  
避:避免去多蚊(成蚊或幼虫)的地方,避免在蚊虫出没频繁的时段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