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Robobus前景广阔
展开全文时间回到2020年 , 诞生于美国硅谷的轻舟智航进入中国 , 同时顺势切入小巴市场 。 当时虽然轻舟智航CEO于骞表示“未来L4出行市场 , 可能最先就是小巴这种形态 , 而不是乘用车的样子” 。 可投资人仍然保持谨慎态度 , 认为“Robobus太缺乏想象力了” 。 近两年 , 轻舟智航保持初心 , 深耕自动驾驶无人小巴 , 尤其是最近 , 先是于8月顺利完成A+轮融资 , 后在10月 , 轻舟在无锡发布全国首个公开道路5G自动驾驶网约巴士 , 并宣布将在无锡市核心CBD区域启动3条微循环公交线路常态化运营 , 广受好评 。
据美国知名咨询公司联合市场研究(AMR, Allied market research)显示 , 预计到2026年 , 自动驾驶巴士(Robobus)的市场规模将达到745.2亿美元 , 可见Robobus这个市场已经不再缺乏“想象力” , 也有众多企业如Zoox、百度、文远知行等跟轻舟智航一样 , 选择布局Robobus赛道 。
文章图片
以安全为红线的硬件方案
自动驾驶安全问题 , 一直以来都是大众的关注重点 。 于本质来看 , 自动驾驶 , 机器开车 , 是一个计算机问题 , 更是一个数学问题 , 在这道题中 , 始终存在一些细微的变量 , 让事故概率不可能完全为0 。 更何况 , 自动驾驶面对的复杂长尾场景和状况 , 事故概率 , 也不可能为0 。 然而即便如此 , 自动驾驶依然有着更高的安全性 , 也是目前消解人类交通事故最接近本质的方法 。
在多传感器的融合下 , 自动驾驶汽车的感知能力远高于人类 , 可避免因视觉盲区或视线不明而导致的事故发生 。 在今天的发布会上 , 针对自动驾驶安全维度的考量 , 轻舟智航联合创始人、CTO侯聪也表示 , 轻舟智航这次发布Driven-by-QCraft第三代L4级自动驾驶硬件方案 , 首要设计原则即是“以安全为红线” 。
全新发布Driven-by-QCraft第三代L4级自动驾驶硬件方案包含2个长距离测量激光雷达(主LiDAR)、3个近距离补盲激光雷达(盲区LiDAR)、4个毫米波雷达、9个感知摄像头和1个IMU套装 。 实现了360度无盲区感知 , 具备极强的稳定性和实时性 。 同时在传感器、计算平台、电源、通信等模块均采用全冗余设计 。 对此 , CTO侯聪也对「智车科技」表示 , 这并不是简单的硬件堆积 , 而是以安全为考量 , 做到冗余设计来保障安全性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