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用世界语言叙述中国科幻?刘慈欣回应:是科幻的语言

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中国 , 都面临科技进步导致大众好奇心逐渐消逝 , 从而使得科幻创作陷入瓶颈 。
刘慈欣 , 曾以科幻小说《三体》获第73届世界科幻大会颁发的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 , 成为首位获得该奖项的中国科幻作家 。 近年来 , 中国国内掀起了科幻热 , 文学及影视作品不断涌现 。
中国的科幻作品该如何走向世界?中国与西方科幻文学有何异同?就此 , 中新社“东西问”独家专访了刘慈欣 。
《三体》用世界语言叙述中国科幻?刘慈欣回应:是科幻的语言
文章图片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三体》用世界语言叙述中国科幻?刘慈欣回应:是科幻的语言】中新社采访人员:当初您是如何开启科幻小说创作的?您最喜欢的科幻作家是哪位?
刘慈欣: 我从小就喜欢科幻小说 , 是一个科幻迷 。 18岁时 , 我看到科幻作家阿瑟·克拉克的《2001:太空漫游》 , 一生就此改变 , 他也是我最喜爱的科幻作家 , 因为他的作品完全是我心目中的那种科幻小说 , 宏大且带有敬畏感地描绘人类和宇宙的关系 。
我曾说过 , 我所有的作品都是对阿瑟·克拉克的拙劣模仿 。 记得当时读完《2001:太空漫游》的那个深夜 , 我仰望星空 , 突然感觉星空与我以前的理解完全不一样 , 我开始对宇宙的宏大与神秘产生了敬畏感 。 也正是克拉克带给我的这些感受 , 让我后来成为一名科幻作家 。
中新社采访人员:有观点认为要让中国科幻文学走出去 , 必须要用西方语言讲中国故事 , 甚至认为您的《三体》就是世界语言叙述中国科幻 , 您如何看待这样的论点?
刘慈欣: 我在创作的时候 , 并没有刻意去考虑这是中国语言还是西方语言 。
我认为更准确地说它就是科幻的语言 , 这不一定是固有的东方或者西方的东西 。 我就是个中国人 , 不可能没有中国的东西 , 但我的作品肯定也有西方元素 , 因为科幻小说本来就是一种从西方输入进来的文学题材 。
《三体》用世界语言叙述中国科幻?刘慈欣回应:是科幻的语言
文章图片

《三体》 。
中新社采访人员:通过您的观察 , 中国科幻文学和西方的科幻文学有什么共性和差异呢?
刘慈欣: 我认为中国科幻和西方科幻小说共同之处是远大于差异的 。 都是风格多元、题材多样 , 有家国情怀 , 有集体主义 , 也有个人英雄主义等故事类型 , 这是两者的共同点 。
而两者的不同点 , 首先我发现中国和西方的科幻文学关注的问题有所差异 , 比如西方科幻文学中会提到种族歧视、性别歧视 , 族群之间的压迫 , 科技对人的异化等 。 而中国的科幻小说比较关注我们的未来发展 , 关注人类如何在太空扩大生存空间等 。
此外 , 西方尤其是美国的科幻小说和基督教文化背景有关 , 对于部分事物的解读和理解与中国不同 。 举例来说 , 西方科幻文学会较多着墨于描述科幻世界中创造生命 , 而在中国的科幻文学中 , 这并不是重点 。
总的来说 , 这些差别并不影响孰高孰低 , 这是文化差异造成的客观存在 。
《三体》用世界语言叙述中国科幻?刘慈欣回应:是科幻的语言
文章图片

中新社采访人员:有报告显示 , 中国科幻作品无论是作者还是读者呈现出年轻化趋势 , 其中年轻科幻作家比例超过58% , 这是否意味着中国的科幻文学是有未来的?
刘慈欣: 这个趋势不意外 , 因为科幻本就是一种年轻的文学 , 充满青春活力 , 也充满着年轻人活跃的思想和旺盛的想象力 , 并代表年轻人的一种愿望 。 年轻人希望能够突破自己狭窄且平淡的生活 , 去接触更广阔空间 , 探索新世界等 , 而科幻文学恰巧是凸显想象力的品类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