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农大师生开展研究的一个缩影 。 16年来 , 在这片黑土地上 , 中国农大在黑龙江省创业农场等地开展了10多个研究项目 , 发表论文30多篇 , 培养硕博士研究生40余人 。
如今 , 建三江这片黑土地成了全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 。 但是 , 建三江水稻生产面临着秸秆还田、黑土退化等引起的土壤-植物-环境矛盾问题 , 以及适应规模化水稻生产体系的数字化智能机械化发展需求的双重挑战 。 范明生说:“未来在农艺技术不断优化基础上 , 仍待探索实现数字化、智慧化水稻绿色生产 。 ”
未来 , 中国农业大学资环学院将继续围绕黑土地保护、寒地稻作绿色生产、“大数据驱动智慧化决策-智能装备精准作业”的水稻智慧数字农场等领域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 , 支撑区域发展和引领国家农业的绿色数字转型 。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采访人员 杨洁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1年11月15日 05 版)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