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 , 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学院海绵城市研究组与长春、南宁等城市合作 , 为其提供智库研究服务 。 在长春建设海绵城市和治理黑臭水体时 , 哈尔滨工业大学参与了整体系统方案论证和水生态治理设施的方案设计 。
作为项目核心骨干的王秀蘅 , 亲眼见证了海绵城市建设前后的变化 。
以长春市为例 , 哈尔滨工业大学针对海绵城市建设提出了“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 , 不仅减少了水的收集输送和处理 , 还从全生命周期减少了碳的排放 。
“海绵城市所构建的下沉式绿地、雨水花园、生态植草沟、生态景观水体等绿色空间 , 不仅实现了雨水径流及源头污染的控制 , 减少了污染治理的能源和药剂消耗 , 间接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 , 还为城市碳汇提供了大容量的空间载体 。 ”王秀蘅表示 , 该校所研究的海绵城市建设的理论和评估法 , 以及城市水系统与碳中和的关系 , 为不少城市带来了明显变化 。
今年4月 , 长春市人民政府发布的海绵城市建设情况汇报提到 , 2016年到2018年 , 长春市经过3年海绵城市建设 , 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提升 , 通过卫星航拍及分析 , 长春市热岛效应逐年降低 , 2016年到2019年地表温度平均下降3.42摄氏度 。
长春市热岛效应的有效缓解 , 为哈尔滨工业大学海绵城市研究组带来了更多信心 。
“未来我们还将利用学校在相关领域的智库优势 , 为更多城市送去‘智慧’ , 让更多城市能够享受减碳、降碳的生态福利 。 ”王秀蘅说 。
【潜心科研三十年写好“碳文章”】中青报·中青网见习采访人员 韩荣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1年11月15日 05 版)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