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影友晓夫来916维护他的一只L39口的英国COOKE 50/2镜头 。
这头原来是配其他旁轴相机的 , 后来改成了配莱卡使用的L39口 , 但因为改制不到位 , 无限远则过了很多 , 他想要916的小刘在给调整一下 。
文章图片
我们喝茶等待小刘调整 , 自然就谈到这个镜头上 , 他说是同影友用器材换的 , 价格不菲 。 我突然想起自己也有一只这样的镜头 , 但是没有他的品相好 , 还是没镀膜的白头 。
不过我的镜头则要便宜很多了 , 或者说是“捡着”了 。
文章图片
那是十几年前同易购大厦朋友一起去哈尔滨宣传“916&易购”举办老相机拍卖的事 , 闲暇时同哈尔滨的相机爱好者小刘、小杨一起逛古玩城 。 这时的哈尔滨市场已经不像我2002年头次来时可以轻易地买到国产的一些稀缺相机了 , 已经有了很多人在玩国产相机了 , 用小杨的话“很难捡漏了” 。 不仅没有奇缺国产相机 , 就是很普通的大路货也是很贵了 。
在古玩城转了半天也没有什么收获 , 最后逛到了“边贸市场” , 进了一家熟悉的店后看到很多俄罗斯的相机挤堆在一起 , 品相都不好 , 价格还奇高 。 原来这些东西都是卖给游客的 , 都是那些来观冰灯的南方游客当俄罗斯的纪念品卖回去的 , 价格高点也是有人要的 , 反正都不懂 , 越是旧就越有“故事”和显得珍惜了 。
很快我就发现这堆破烂相机里面竟然有一台莱卡IIIc 。 好像放了很久了 , 沾满了厚厚的尘土 。 开始我以为老板可能错当俄罗斯相机卖呢 , 便问他这个价格多少?老板说“你问那个老莱卡啊 , 2800元” 。
原来他都清楚 , 那这么便宜的价格怎么卖不出去呢?
老板说“是镜头太不好看了 , 好像是自己做的 , 很多人都是相不中镜头 , 才没买” 。 我好奇是什么镜头就拿起来看了一下 。
呵 , 竟然是英国大名鼎鼎的COOKE镜头 。 虽然沾满尘土 , 但里面还算干净 , 而且镜片也没有多少划痕 , 就决定买下 。
小刘看我想买就试着同老板讲讲价 , 老板说他是从俄罗斯带回来 , 买时没有注意镜头 , 卖不出去也不敢再加价了 , 不仅没有挣多少 , 还积压了半年多 。
我掏钱买下了 , 交易后对老板说:“我要的其实就是这只烂镜头” , 在大家看得都很雾水时我已经包好装兜了 , 招呼大家“喝酒去了” 。
文章图片
小刘、小杨都是收藏国产相机的 , 对外国的东西没有什么兴趣 , 但第二天送我们去车站时 , 还是忍不住问我:“你买那个相机是怎么回事啊?那个镜头好在哪里啊?”
我不再卖关子 , 告诉他们镜头是英国著名的COOKE镜头 , 过去是给电影机或高级相机配套的 , 现在国外开始有人把镜头改装到数码相机使用了 , 我刚好买了莱卡M8 , 准备用上 。 如果是懂行的卖家2800元就是镜头也买不下来 , 莱卡IIIc机身就算白送了......
回来加上L39-M接环到M8上发现并不好用 , 原来这个镜头是早年俄罗斯人改的 , 调焦筒使用黄铜自己做的 , 限于工艺不是很精准 , 法兰焦距不准 , 聚焦不实 。
在使用M8因为相机没有即时取景 , 老是对不准焦距 。 后来北京张健来阜新玩看到这支镜头就带回去重新校对一下 , 又寄给我 , 可以用了 。
但使用几次觉得白头太吃光 , 逆光不行 , 对光线太挑剔 , 不太好玩 , 就放进收藏柜里面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