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 , 该模式已覆盖全市“三站一场”等重点区域 , 共汇聚网约车驾驶员运营许可证数据5万条 , 每日平均44万余条订单数据 。
在新冠疫情防控中 , 该模式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 今年春节期间 , 全市客运、货运工作人员的“健康码”信息及时共享至全市1.5万余名执法人员 , 用于核验相关人员健康状况 , 调用查询720余万次 , 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 。
场景为牵引 “数”织新未来
最近 , 家住滨海新区中新天津生态城的市民赵立元明显感觉到 , 出生态城的路比以前好走了许多 , 他以为是路上的车流少了 , 实则得益于由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集成的智慧交通系统 。
通过路上的前端感知设备 , 将车辆实时通行数据传回生态城“城市大脑”进行研判 , 从而对未来一段时间的信号灯长短进行优化调整 , 把“车看灯通行”变为“灯看车放行” 。
在惠民方面 , 天津“城市大脑”的表现优异 , 在惠企方面 , 也成绩突出 。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 , “津心办”App已为企业成功办理各类事项上百万条 , 日均完成业务量超1800条 。
目前 , “津心办”App已上线千余项市级法人办事事项 , 优化企业开办流程 , 实现天津市企业开办业务全程网上办理 , 就是其中之一 。
“现在注册个企业可是真快!线上提交材料、刷脸认证、事项确认、电子签名 , 就这么办完啦!”刚刚完成新企业开办的创业者刘淼淼告诉采访人员 。
从“蓝图”变为“现实” , 天津“城市大脑”一直在发展──
在“聚合”方面 , 围绕数据协同、技术协同、业务协同 , 联通存量信息系统 , 汇聚政务服务、城市治理、惠企惠民等多源异构数据 , 拉通业务委办与社会企业数据资源 , 支撑数据以服务方式对接和共享 , 实现数据互通和流程再造 。
在“构建”方面 , “城市大脑”立足《天津市加快数字化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 , 正在为“培育创新引领的数字经济、营建智慧便捷的数字社会 , 建设智能高效的数字政府”构建支撑数字化发展新底座 。 同时 , 以场景为牵引 , 展示协同创新服务成效 。
“三年行动方案已作出规划 , 今后 , 我们要加快打造‘城市大脑’前端综合应用平台 , 建设市、区、街镇三级‘城市大脑’运行中心 , 通过统一的数据赋能和技术赋能 , 打造让百姓有感知 , 企业能发展 , 治理更智慧的‘城市大脑’天津模式 。 ”市委网信办、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有关负责人说 。
“智”构天津 , “数”创未来 , 渤海之滨 , 正在走出一条探索城市数字化转型、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期待的智慧之路 。 (孟若冰 王涛)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