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基线是怎么确定的?(地理 什么是领海基线)

导读想必现在有很多小伙伴对于海基线是怎么确定的?(地理)方面的知识都比较想要了解 , 那么今天小好小编就为大家收集了一些关于海基线是怎么确定...  

海基线是怎么确定的?(地理 什么是领海基线)
  
文章插图  
想必现在有很多小伙伴对于海基线是怎么确定的?(地理)方面的知识都比较想要了解 , 那么今天小好小编就为大家收集了一些关于海基线是怎么确定的?(地理)方面的知识分享给大家 , 希望大家会喜欢哦 。  
领海的划定  
领海 , 是沿海国领土的组成部分 , 即沿海国与陆地领土及内水相连接  
的一带海域 。国家对领海上空及其海底行使主权 , 他国不得侵犯 。  
转载或者济引用本文内容请开注明关来料源于芝士安回答  
领海宽度的概念 , 最早产生于公元14世纪 。但数百年来沿海国家对  
其领海宽度没有形成一个统一标准 。有的国家主张领海宽度为3海里 , 有  
一大为成同内次运被回权身类界林写价 。  
的主张12海里 , 有的甚至主张200海里 。  
为时成些社与立展式少极节般 。  
1958年和1960年 , 联合国先后两次召开国际海洋法会议 , 对  
领海宽度问题进行了专门讨论 , 都没有取得任何结果 。直到第三次联合国  
海洋法会议 , 各国才对领海宽度达成一致意见 。1982年通过的《联合  
国海洋法公约》规定:“每一个国家有权确定其领海宽度 , 直至按本公约  
确定的基线量起不超过12海里的界限为止 。”这一规定 , 既解决了数百  
年来悬而未决的领海宽度问题 , 又满足了中小海洋国家在防务和安全、资  
源的经济利益方面的需要 。  
沿海国对领海的圈划方法 , 必须按照国际公认的两种方法进行:一种  
是正常基线法 , 一种是直线基线法 。  
正常基线法 , 又叫低潮位基线法 。它是以落潮时海水退到离岸边最远  
的那一条线为基线;再向外延伸到该国规定的领海宽度 , 即为领海线 。领  
海线和领海基线之间的海域 , 就是一个国家的领海 , 也叫“国土海洋” 。  
直线基线法 , 又叫折线基线法 。这种基线法就是在大陆沿岸突出部位 , 或  
沿海岛屿上选定某些点作为基点 , 把连接各相邻基点所得到的折线作为领  
海基线 , 以此作为基线的起点 , 向外延伸到国家规定的领海宽度 , 即为领  
海线 。领海线与领海基线之间的海域就是领海 。  
我国实行的是折线基线法 。目前我国宣布的领海基线有两部分:一是  
大陆领海的基线为山东高角至峻壁角之间各相邻基点之间的直线连线;二  
是西沙群岛领海基线为东岛至南岛之间各相邻基点之间的直线连线 。  
领海基线:是测算沿海国家领海宽度的起算线 , 也是沿海国家管辖海域宽度的起算线和基准线 。此线的确定意义极其重大 。领海是位于领海基线以外 , 邻接于内水的一带海域 , 其宽度为12海里 。内海和领海 , 是国家领土的组成部分 , 属严格意义上的海洋国土 。  
海上邻国:20世纪60年代以后 , 大陆架的开发和对200海里海洋权的要求 , 不少国家最终寻求外交或法律途径划分双方的海洋边界 , 海洋边界的确定 , 使原来隔海相望的国家 , 成了海上邻国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