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成都望江楼始建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取晋代大文学家左思《蜀都赋》中“既丽且崇,实号成都”中“崇丽”二字,以称赞望江楼宏伟美丽 。
而薛涛生活在遥远的唐朝,那时候还没修望江楼呢 。由此推出结论,这句望江楼上联不是薛涛所作,而是另有其人,但又无实据 。
问题出在楼上 。
那么唐朝薛涛所生活的地方江边当时有没有可以登楼望江的楼呢?
还真有,还很著名 。
名叫吟诗楼 。
吟诗楼是薛涛晚年在成都城西碧鸡坊为吟诗而修建,但此楼早已不存,至清代薛涛井正式成为女诗人纪念之地,故两度在此建吟诗楼,以资凭吊 。吟诗楼为砖木结构,一楼三叠,翘角飞檐,四面敞轩,其依江而立,玲珑秀巧,风格别致,颇具江南庭园风韵 。风和日丽之时,锦江一片波光云影,令人恍若置身画中 。
试想,与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元稹、杜牧、刘禹锡等互为诗友的蜀中才女,大女诗人薛涛,在这专为她吟诗而临江修建的吟诗楼上,每天望着那滚滚流去的江水,发出:
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
那句千古绝唱,应该是非常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

文章插图
下面也硬凑合一个下联,以此向先贤们致敬 。
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 。江楼千古,江流千古 。
鼓浪屿,鼓浪语,鼓浪屿外鼓浪语,浪屿万年,浪语万年 。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成都望江楼对联是出自于唐代女诗人——薛涛,她能诗善文,又谙练音律,与她同时的著名诗人白居易、元稹、杜牧等都对她十分崇拜,也得到了当时四川节度使韦皋的赏识 。

文章插图
薛涛女大诗人这幅对联,也不知何原因,当时只写了上联没有下联,上联是:“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 。江流千古,江楼千古 。”这二十一字半截联,堪称一绝,很多文人墨客,看了摇摇头,没人敢出下联应对 。直到上世纪三十年代,四川什邡才子李吉玉对出下联:“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 。月影万年,月井万年 。”但此下联还是有瑕疵,未得到学者们的认可 。

文章插图
为什么它这么难对呢?因为出对下联要在句式、词性、结构、平仄、气势、意境上都有所匹配上联,而且下联要与上联一样,通过谐音、叠字、名胜古迹等关键难点去相对应 。所以,这就是它堪称千古绝对的原因 。

文章插图
下面小编出诗描述当时女大诗人薛涛出此联的意境:
望江楼上望江流,隔帘遥望楼中阙 。
江天一色无尘染,无尽相思花难悦 。

文章插图
拙对:
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 。江楼千古,江流千古 。
赏明月,赏月明,赏明月中赏月明 。明月万里,月明万里 。
(感谢阅读!我是诗蓦1,原创回答首发头条平台,欢迎您关注与评论!)
"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上望江流 。江流千古,江楼千古 。"
此上联共二十一字,其中望字重复使用四次,词性都是动词;江字重复使用六次,词性都是名词;楼字重复使用三次,词性都是名词;流字重复使用三次,词性都是动词;千古用了两次,在这里是形容词 。整个上联只用了不同的六个字,却表达出作者对自然事物将千古存在,而人生却非常短暂的一种感慨 。望江楼永远看着江水东流,一生守护着江水,让她自由流淌 。而当作者登上望江楼看着江水东流时却发出了感叹:望江楼和江水将永恒不变,永远相依在一起,同时考问人生,人生短暂,如何才能永恒 。
- 成都职业技能培训机构 成都培训机构
- 千万别开闲鱼pro是为何?闲鱼pro如何开通?
- 清代刑罚“一丈红”,到底有多残酷,为何感觉受过此刑的嫔妃都活不久?
- 李民基和徐玄振的《内在美》,为何网友不喜欢?
- 天猫发布商品时属性缺失怎么办?为何发布不了?
- 同是华为公主,均毕业于名校,为何孟晚舟和姚安娜差距如此明显?
- 建国50周年与70周年公开发行的50元纪念币,为何建国年份分别印:1949~1999,1948~2018?
- 河南出现“恶魔之花”为何要焚烧处理?它具体危害是什么?
- 成都公布教育培训机构白名单,共1722所, 你怎么看?_1
- 宇航员回到地球后,为何不能马上独立行走?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