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宓从容答道:"天有头!"张温又问 , 头在何方?秦宓说:"头在西方 。诗经曰\\'上帝耆之 , 憎其式廓 。乃眷西顾 , 此维与宅 。\\'以此推之 , 头在西方 。"诗经这句话的意思是 , 东边的纣王日渐失德 , 百姓离心 , 西岐的文王惠泽天下 , 万众仰赖 , 由是可见 , 王主常积功兴业于川、陕 。司马迁也说过:"夫作事者必于东南 , 收功实者常于西北 , 故禹兴于西羌 。"上天对西部如此眷顾 , 由此推测 , 天的头应该在西边!秦宓这话一语双关 , 抬高了蜀地 , 打击了东吴 。

文章插图
张温又问:"天有耳朵没有?"秦宓回答:"当然有耳朵!天处高而听卑 , 诗云:\\'鹤鸣于九皋 , 声闻于天 。\\'若其无耳 , 何以听之 。"《诗经》这句话的意思是 , 鹤站在水泽上鸣叫 , 其高亢悦耳的声音 , 仿佛上天都可以听到 。引申义是说德才兼备的人即便身在穷僻之处亦可以为人所知 。后人援引此句时 , 多用其引申义 , 以便进行暗喻!但是这个秦宓呢 , 因时制宜 , 为了巧对张温 , 把引申义去掉了 , 仅仅截取了诗经字面的含义!秦宓的这个技巧值得我们借鉴!我们在与人辩论的时候 , 引用典故 , 有的时候要以小见大 , 充分挖掘典故的深层次含义;有的时候则不必过于知微见著 , 只要用它字面的意思大做文章即可!你看 , 秦宓就很灵活 , 一切看怎么对自己有利!他第一次引用诗经的时候 , 采用引申之义 , 第二次就用了字面之义!
张温又问:"天有脚没有?"秦宓说:"当然有了!"诗云:\\'天步艰难 , 之子不犹 。\\'若其无足 , 何以步之?"(\\'天步艰难 , 之子不犹 。\\'意同"多歧路 , 今安在"或"人间正道荆棘满途" 。在此处 , 秦宓又掐掉了其引申义 , 并采用拟人手法 , 好像天真的有脚)
张温一看 , 有点学问 , 我得问点犀利的 。张温又问 , 天有姓没有?秦宓说有姓 , 姓刘啊!张温问你咋知道 , 秦宓正色答道:"天子姓刘 , 以此知之 。"张温又问:"日出于东 , 卿知之乎?!"意思是 , 太阳从东方升起 。话外之意是 , 我们江东就是冉冉升起的太阳 。秦宓说:"那没错!太阳是从东方升起 , 但是还得从西方落下!"那意思是 , 你们江东这颗太阳 , 虽然光芒万丈 , 到了我们西蜀 , 还得降落!別逞威风了!
张温问不过人家 , 弄了一个大红脸 。很尴尬 。就在这个时候 , 秦宓突然说到 , 久闻张兄的大名 。您写的著作《三史略》 , 我看过 , 真可称得上是"论议之辨 , 卓尔不群"!我早就佩服你了!然后伸出手来 , 与张温握手 , 说:愿嘤鸣以求友 , 敢步将伯之呼?意思是咱俩交个朋友吧 。
张温这下被弄了个没脾气 。被人扇了一巴掌 , 还被人塞了个甜枣 。只能说 , 唉 , 刚才我出言无状 , 还请见谅 。
秦宓说 , 这有什么见谅不见谅的?我们各自为了自己的国家争取利益 , 又不是为了私利而斗嘴 , 我觉得咱俩挺光荣 。不过 , 以为弟的愚见 , 我们两国还是平等建交为好 。非要分出老大老二 , 那没什么意思 。张温点头称是 。
- 如果蜀汉皇帝不是阿斗而是诸葛亮,蜀国能否统一天下?
- 峨眉山经典名句 峨眉山的诗句有哪些
- 《三国演义》里秦宓和诸葛亮相比,谁的答辩能力更强?
- 三国演义中,为何诸葛亮对蜀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三国十大名将和十大谋士排行榜是怎样的?
- 大将排名顺序 蜀国大将排名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