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将孔子与其他思想家、儒学与其它宗教或哲学思想进行横向比较 。这种类比既有在中国思想范围内的 , 也有跨国间的 。德国汉学家鲍吾刚(Wolfgang Bauer)的《中国哲学史:儒学、道家、佛教》(Geschichte der chinesischen Philosophie : Konfuzianismus, Daoismus, Buddhismus)和印度学家康哈德·麦斯锡(Konrad Meisig)的《中国的宗教和哲学:儒学—墨家—道家—佛教;根基与审视》(Chinesische Religion und Philosophie : Konfuzianismus - Mohismus - Daoismus – Buddhismus; Grundlagen und Einblicke) , 都是对中国古代诸思想派别进行的系统梳理 。在世界思想范围内 , 存在主义哲学家卡尔·雅斯贝斯(Karl Jaspers)在其《权威人士:苏格拉底、佛陀、孔子、耶稣》(Die? ma?gebenden Menschen : Sokrates, Buddha, Konfuzius, Jesus)中 , 对四位思想家的思想和影响进行了深入阐释 , 并说明了为什么将他们列入权威人士的依据 。采勒(Otmar Zeller)的《亚里士多德伦理和孔子伦理——两个对立的立场?》(Die? Ethik des Aristoteles und die Ethik des Konfuzius - zwei gegens?tzliche Positionen?) , 在论述亚里士多德对西方和孔子对中国的影响基础上 , 将两人在道德、中庸、治国、公平、家庭、美德等方面的观点进行了比对 。神学家格哈特·威尔(Gerhard Wehr)的《七大世界宗教: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印度教、佛教、道教、儒学》(Die sieben Weltreligionen : Christentum, Judentum, Islam, Hinduismus, Buddhismus, Taoismus, Konfuzianismus) , 将道教和儒学看作像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一样的世界性宗教 , 而哈佩尔(Simone Rappel)的《共同的世界责任和全球道德:基督教—印度教—儒学—道教》(Gemeinsame Weltverantwortung und globales Ethos : Christentum - Hinduismus - Konfuzianismus – Daoismus) , 则将儒学和道教的处世之道作为与基督教和印度教一样的宗教行为准则等同起来 。应该说 , 德国学界对这一主题兴趣颇大 , 出版物数量仅次于上述第一类 。
3. 将儒家思想作为其中一环 , 对中国或世界哲学体系进行纵向梳理 。鲍吾刚的《中国哲学史:儒学、道教、佛教》(Geschichte der chinesischen Philosophie : Konfuzianismus, Daoismus, Buddhismus)以及台湾学者黄俊杰的《儒学:延续与发展:中国思想史研究》(Konfuzianismus: Kontinuit?t und Entwicklung : Studien zur chinesischen Geistesgeschichte) , 就是这样宏大悠长的作品 。
4. 以儒学为出发点研究现代中国社会或亚洲其它受儒学影响的国家 。史蒂芬·奥斯特(Stefan Aust)的《和孔夫子一起走向世界强国:中国百年》(Mit Konfuzius zur Weltmacht : das chinesische Jahrhundert) , 对新语境下中国的政治、文化、体育、经济等进行了全方位阐释 。安奈特(Lange Annett)和托马斯(Lange, Thomas)合著的《中国:孔子与电脑间的日常生活》(China : Alltag zwischen Konfuzius u. Computer) , 说的是当今的中国处于孔子所代表的传统价值观与电脑所代表的现代生活方式的张力场中 。克里斯托夫·奈特哈特( Christoph Neidhart)的《孔子的孩子们:是什么让东亚如此成功》(Die? Kinder des Konfuzius : was Ostasien so erfolgreich macht) , 考量的则是孔子对东亚所有奉行儒学国家的影响 。
5. 探寻儒学对西方社会价值和意义 。沃克尔(Zotz Volker)的《孔子在西方:对老价值的新追求》(Konfuzius für den Westen : neue Sehnsucht nach alten Werten) , 便是这方面的代表 。
6. 书籍中涉及孔子或其某一方面的观点 。比如 , 在分析本国教育制度时捎带提及孔子的教育思想 , 在讲女性地位变化时论述孔子的女性地位观 , 儒学对管理学领域的启发等 。严格来说 , 这已不属于儒学研究的范畴 , 故不列举 。除了德国学者的研究成果之外两部中国人的书作也值得一提 , 一是于丹的《论语心得》早在2009年就被翻译成德语 , 由慕尼黑的Droemer出版社出版;另一部是华人教授辜学武的《认识孔子》(Konfuzius zur Einführung) , 这本书出版以来先后再版过三次 。由此可见 , 不仅是孔子和儒学的本体研究 , 中国学界对孔子的认识和阐释也引起德国人很大兴趣 。
- 壁上土命的女人财运好吗
- 银针茶叶怎么泡 银针茶怎么泡
- 怎么让变黑的猫爪肉垫变粉
- 云浮注册公司流程以及费用需要了解的9个知识
- 万里飘香藤和蝉花区别 红蝉花和飘香藤的差别
- 在上海注册分公司流程 上海注册分公司的流程
- 绿松石盘玩禁忌 盘玩绿松石的5大忌讳
- 开瑞k50车身尺寸多大
- 排行前十的狗狗 中国最受欢迎狗狗排名
- 用什么样的水浇灌兰花好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