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今折叠屏手机的出现 , 则是因为手机已经基本上做到了”全面屏” , 出于对屏幕更大的需求 , 就势必要突破“面”的限制 。
文章图片
但以现有的技术来说 , 手机突破了面的限制 , 却没有突破使用感的上限 , 反而还呈现倒退的趋势 。
自从1966年摩托罗拉打破了大哥大的形态 , 推出了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手机后 , 让手机更加轻薄、便利一直是手机厂商们为之努力的方向 , 同时也成为了用户挑选科技产品的一大标准 。
但折叠屏手机以上任何一点都没有满足 。 首先是重量 , 两块屏幕注定会比一块屏幕重 , 平板的电池也会比手机的电池来得更重 , 更别说再算上翻倍的零件 , 重量不少反增 。
而便利 , 折叠屏手机的重量就决定了它携带的不便利 , 除此之外 , 频繁的开合也并不符合这一准则 。
因此 , 不少人认为折叠屏手机是一种倒退 , 直板手机就可以直接进入屏幕 , 完全没必要加上一个“翻开”屏幕的动作 。
但难道折叠屏手机真的是一种倒退吗?
【折叠手机,是伪命题,还是真有未来?】如果以目前市面上的折叠屏手机来看 , 在其重量、便利性的确是倒退的 。 但这并不能说明折叠屏手机是没有意义的 。 尤其在技术的更新迭代下 , 折叠屏手机是有其发展空间的 。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柔性屏和铰链技术的改进 。
柔性屏 , 正是目前大范围应用在折叠屏手机上的屏幕 , 其最大的特性就是可弯曲、低能耗 。 可柔性屏虽然功能多样 , 但它显然还是有很多的缺陷 。 比如柔性屏多次使用后会折痕、屏幕可能产生滑移、弯折后屏幕显示失效等主要痛点 。
而铰链则是用来连接两个折叠屏 , 并允许两者之间做相对转动的机械装置 。 这一技术广泛地应用在所有有折叠功能的科技产品上 , 例如电脑能够在180度里随意开合就是该技术的支撑 。
但目前铰链的反应度仍然不够 , 铰链和屏幕的贴合度也有限 , 导致折叠屏无法完全贴合 。
而这些都需要各大科技公司一起合力攻破难关 , 以求让柔性屏和铰链技术都能够更加完美的应用在折叠屏手机上 。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 , 我们可以看到近两年柔性OLED的发展是快速的 。
柔宇科技于2020年发布第三代蝉翼全柔性屏 。 针对柔性屏过往的痛点进行了全面的技术升级 。
华为于2021年 , 推出了全新设计的双旋水滴铰链 , 能够在弯折处形成一个水滴式的容屏空间 , 将屏幕收纳进铰链内部 , 带来更广的折叠角度 , 减轻折痕 。
三星作为折叠屏手机的主流厂商 , 更是已经迭代了多次 。 每一次新品的推出 , 都对前一款发布的折叠屏手机做出了或大或小的改进 , 无论是在屏幕还是铰链技术上……
尽管如今折叠屏手机仍没有达到一个完美地呈现 , 但科技公司们的每一次尝试 , 无论成功还是失败 , 都为折叠屏手机带来了更大的机遇 。
折叠屏手机的未来在哪里?
乔布斯曾在首代iPad发布会上提出一个问题 , 问题是iPhone和笔记本电脑之间还可能存在别的东西吗?
答案是iPad , 它的作用是不必打开较为笨重的笔记本电脑 , 不必局限于手机小小的屏幕 , 就可以享受大屏体验 , 如上网、看剧、游戏等 。
按照这个思路 , 那么折叠屏手机则是存在于平板和笔记本电脑之间的东西 。
他可以随时随地展开小屏幕成为大屏幕 , 几乎可以取代平板的作用 。 未来人们不再需要为了体验感而配备三个电子科技产品 , 折叠屏手机和笔记本电脑就足够人们的使用需求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