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鱼到家后出现三种异常情况,如何断定是不是疾病,怎么处理?( 二 )

就像我鱼缸里的那条孔雀鱼 , 有可能是由于环境巨变加上旅途颠簸所致 , 当时看起来似乎已经很严重了 , 但是事后自行脱落 , 那就基本上没有什么问题 , 注意观察就可以了 。

很多鱼友会说了 , 鱼缸里那么多的孔雀鱼 , 我如何去观察一条鱼?

其实这个水面或缸底出没出现白便我们是能够看到的 , 再者在第二、三天投喂之后 , 它们会有一个集中排便的过程 , 我们再去查找怎么可能找不到呢?

另外 , 对于孔雀的母鱼来说 , 在它们生小鱼之前 , 也有可能出现类似白便的现象 , 这都比较正常 , 不懂的话问一问孕妇去 。

所以说 , 对于新到家的孔雀鱼 , 在肠炎这一块的问题 , 我们就应该如此考虑和观察 , 碰到确实严重的再去下药治疗 。

孔雀鱼游姿不正 , 也是疾病?是的 , 而且可能问题很大

正常的孔雀鱼有没有可能出现游姿不正的情况呢?

完全有可能 , 比如说小鱼生下来就是畸形 , 这种情况下它们可能游姿不正 , 我也早就说过这个问题了 , 它们和其他的孔雀鱼在游姿上不一样 , 看起来不是正常的平行游姿 , 在水里一窜一窜的 , 还有可能出现背部畸形 , 这些都是天生的疾病 , 胎带的 。

其实关于小鱼是否畸形的问题 , 从它们出生落到缸底 , 然后一抬头刚要开始游动的那一刹那 , 我就可以断定它们是不是畸形了 , 所以说饲养观赏鱼的很多问题 , 都是靠着我们自己的观察力 。

另外还有一种游姿不正 , 就是孔雀鱼总爱上浮到水面 , 头部向上尾巴耷拉着游动 , 身体与水面呈现45度角 , 对于孔雀鱼出现的这种游姿不正 , 我们就要好好做以分析了:

第一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就是水体缺氧

这个就不必多说了 , 看鱼缸的过滤、供氧量和饲养密度决定

第二种情况是雄鱼可能尾鳍过大

这种情况也有可能 , 但是雌鱼不会有 , 我们可以针对某一条雄鱼进行剪尾实验 , 然后就知道了 。

第三种情况就是种鱼过老

也就是孔雀鱼的鱼龄过大 , 一般在两岁以上 , 而且大部分还是雄鱼的问题 , 这个我们是可以观察到的 , 比如适当喂食以后 , 再看它们的反应 , 如果喂食的时候它们抢的比较欢 , 那也没有问题 , 再者我们要学会观察老鱼的一些体表特征 , 比如鳃盖褶皱较多 , 眼睛不清澈等 , 这个最为明显的就是罗汉鱼老年以后 , 我们可以对比观察 。

第四种情况就是怕人

主人一靠近鱼缸 , 孔雀鱼就吓得躲到鱼缸水面的一角 , 然后就会头部向上尾巴耷拉 。

等到主人走后或者远观 , 它们就会在鱼缸里四散游动 , 那么就说明这些孔雀鱼在原有的环境里可能未见天的缘故 , 比如鱼场灯光较暗 , 孔雀鱼长期正活在室外池塘的绿水中等等原因 , 导致它们很怕人 。

第五种情况就是鳃病

在排除了上述的所有情况以后 , 假设孔雀鱼总在鱼缸水面呈现45度角斜游 , 鳃盖有点外张并且明显地发红 , 那么不好意思 , 必是鳃病无疑 , 必须立刻下药处理 , 这个问题当然也会有轻有重 , 以我们轻敲鱼缸 , 它们所呈现的不同反应为准 。

四缸孔雀鱼 , 两缸正常 , 一缸胆小 , 一缸就是鳃病

根据养鱼老道的观察 , 昨天购入的四缸孔雀鱼 , 双剑孔雀鱼全部正常 , 兰草和天空蓝一缸也完全正常 , 蓝色妖姬一缸是惊吓所致 , 全红孔雀那一缸就是轻微的鳃病 。

而且根据鱼场里一直投喂鱼饲料的情况来分析 , 鳃部寄生虫的概率不大 , 可能就是鳃部感染 , 所以昨天晚上我就已经下药了 , 十片复方新诺明直接扔缸里进行消炎 , 其实应该是土霉素和痢特灵更好 , 但是我怕黄水影响观赏 , 所以没用 , 为了以防万一 , 其他鱼缸也都少量下药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