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断舍离,掏空了多少中国人的生活( 二 )

\n

\n

2关于情感断:摒弃无意义的社交眼下这个讲人脉的时代 , 不少人微信里有几百上千个好友 , 总有回不完的信息 。 真正友谊 , 不需要亲密无间 , 看起来素淡 , 但有着深入灵魂的交流 。 梁实秋和冰心留学时演话剧结识 , 回国之后 , 见面的机会并不多 , 平时主要靠书信字画的往来 。 梁秋实生日时 , 冰心送过他一幅字:花有色、香、味 , 人有才、情、趣 。 我的朋友之中 , 男人中算梁实秋最像一朵花 。 这幅字被梁实秋随身携带 , 直到他在台湾病逝 。 真正的友谊 , 是爱对方的思想、性格、作品 , 更甚于爱他这个人 。

\n

\n

舍:死去的爱情 , 好聚好散人生会遇到很多人 , 即便曾经爱得海枯石烂 , 事业不同 , 兴趣不同 , 分别无可奈何又无可挽回 。 分别不必难过 , 但切忘好好告别 。 徐克和施南生即使婚姻不再 , 她依然是他公司的总裁 , 她的名字依然会出现在他影片里 , 他们依然会携手同行 , 从十指紧扣变成了两手相握……因爱生而聚 , 情淡而离 , 一起时好好爱;分开 , 各自安好 。

\n

\n

离:和谐的亲情 , 是留有距离感“中国式父母” , 一句“为了你好” , 就能反驳孩子们的所有反抗 。 从小就给孩子报兴趣班 , 上大学时给孩子选专业;让在北上广打拼的孩子回家考公务员……这些爱 , 有时来自父母内心的焦虑 , 比如年纪大了身体不好 , 于是焦急让孩子养生;比如工作不稳定 , 于是让孩子考公务员 。 过分管束 , 过分倾倒了自己的焦虑 , 反而让两代人越来越疏远 。 人生终究属于自己的 , 长辈训言可以是宝贵的人生指南 , 最终走哪个方向、走得快或慢 , 应该自己决定 。

\n

\n

3关于精神断:独处 , 是一个人的清现代都市人惧怕孤独 , 为了合群赶赴各种应酬 , 说违心的话 , 做违心的事 , 慢慢失去自我 。 人始终要脱下伪装 , 学会享受孤独 。 独处 , 是从外界虚名浮利的诱惑中出走 , 回归内心的平静 。 朱熹喜欢花半天时间静坐 , 独处时心境澄澈 , 是妙悟世间真谛最佳状态;欧阳修在万籁俱寂的夜里读书 , 在书中与古人私语 , 在孤独中找回最真实的自己 。 独处让人清醒 , 看清自身的渺小 , 不为浮名虚利所迷惑 , 不囿于得失与成败 。

\n

\n

舍:孤独治愈庸俗许多人很在乎别人的眼光 , 担心自己下次能不能得到更好……太想获得外界意义上的认同 , 反而听不见自己内心 。 这样的心 , 自然变得庸俗 。 叔本华说:“要么孤独 , 要么庸俗 。 ”孤独 , 或许才是治愈庸俗的良药 。 蒋勋年轻时 , 曾背着包 , 带着两件衬衫 , 一个人去旅行 。 他看见流浪的人是如何生活 , 看过家徒四壁的人 , 却能一开心就脱了衣服在水里唱歌跳舞 。 也只有一个人行进 , 才能不断地与自己对话 。 唯有见过各种生活 , 方知真正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样子 。

\n

\n

离:人活到极致 , 是素与简盲忙是现代人最大的通病 , 想要的很多 , 但没有一样是正在想追求的 。 其实历尽世间喧闹浮华 , 便明白平凡生活的可贵;尝遍天下美食 , 便知晓清淡的欢愉才是人间至味 。 宋朝诗人林和靖舍名舍利 , 草庐为居 , 屋前种梅树 , 卖梅子维持简单生活 。 他时常往来烟水之间 , 看白鹤起舞 , 随口吟诗 , 将一生过得诗情画意 。 越高贵的人 , 越朴素:心安茅屋稳 , 性定菜根香 。 世事静中现 , 人情淡始长 。

\n

\n

舍弃 , 为了把精力留着追求心中挚爱 。 断舍离 , 不过是叫我们在拥有和舍弃的一次次选择中 , 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生活 。 跟风或者强迫自己断舍离 , 何尝不是一种执着?断舍离也好 , 其他生活方式也好 , 不过是让我们活得舒心 , 那又何必在乎扔与不扔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