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租房违规将被纳入征信“黑名单”,威慑力度大


"multi_version":false

北京对于公租房违规行为的监管与惩罚力度再升级 。

\n

11月19日 , 北京市住建委通知 , 为进一步强化对公租房违规家庭的信用约束 , 市住建委与人民银行征信管理部门签订《关于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采集公租房违规信息的合作备忘录》 , 对于存在公租房转租转借、空置、擅自装修等违规使用的家庭 , 将其处罚信息纳入人民银行征信系统 。 这是北京首次将公租房违规家庭信息纳入到金融体系征信平台 。

\n

众所周知 , 个人征信一般是指央行个人征信 , 是央行给个人建立的“信用档案” , 相当于个人的“经济身份证” , 较全面、客观地记录了个人的信用活动 , 诸如贷款信息(包括借钱、欠款)、信用卡信息(包括逾期记录) , 以及法院民事判决、欠税等等 。

\n

如果个人征信出现不良信用记录 , 诸如信用卡连续3次、累积6次逾期还款 , 信用卡恶意透支套现 , 等等 , 不但会影响个人出行 , 还将影响后续的贷款 , 诸如信用贷、银行按揭买房买车等 。 而随着个人征信系统的完善 , 对于失信人员的惩戒效果越来越强 。

\n

有信用走遍天下 , 无信用寸步难行 。 个人行为一旦被纳入不良信用记录 , 真的可能会“寸步难行” 。 也因此 , 现在很多居民非常重视自己的个人征信记录 , 生怕留下不良记录 , 在日常生活中碰壁 。

\n

将公租房违规行为与个人征信记录进行关联 , 不但能加强对违规家庭的惩罚 , 还将对其他承租家庭给予震慑 , 不断提高承租家庭的守法守约意识 , 促进形成诚实守信的良好社会氛围 。

\n

事实上 , 近两三年来 , 虽然北京公租房违规现象大大减少 , 但是仍有发生 。 去年9月份 , 媒体曝光了三个公租房小区存在通过中介转租和租户擅自将公租房改为日租房等行为 。 经调查 , 北京市住建委通报 , 燕保·双桥家园、燕保·京原家园有两户违规使用公租房家庭的保障资格 。 11月份 , 北京市住建委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公租房专项检查 , 通报了8起公租房违规转租家庭信息 。

\n

“公租房是肥肉 , 人人都愿咬一口 。 ”与市场自发形成的租赁价格相比 , 北京公租房价格较低 , 差价相当可观 。 在利益诱惑之下 , 有部分公租房承租家庭违规转租公租房 。 这背后既有部分家庭法律意识淡薄 , 也有监管、惩罚力度不够等原因 。

\n

因此 , 2018年底 , 北京市住建委发文 , 加大对公租房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经查实确有转租、转借行为的 , 要及时解除合同 , 收回房屋 , 取消该家庭各类保障房(含公租房补贴、市场租房补贴)资格 , 停发租金补贴 , 记入不良信息档案 , 5年内不允许该家庭申请公租房(含市场租房补贴)及共有产权住房 。

\n

与此同时 , 北京运用大数据加强监管 。 据今年7月份的数据显示 , 北京59个已经投入运营的公租房小区已完成人脸识别系统的全覆盖 , 从7月起 , 将分三批陆续启用人脸识别系统 。 人脸识别在保障小区租户安全的同时 , 可以最大限度地杜绝转租转借事件的发生 。

\n

以人脸识别加强监管 , 惩罚措施又再升级 。 北京公租房违规行为有望得到进一步根治 , 让公租房成为真正的“公平房” ,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 把房子留给真正需要的人 。

\n

来源:新京报

\n

记者 段文平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