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江津风水宝地 新安县风水宝地( 三 )



重庆江津风水宝地 新安县风水宝地

文章插图
面积不大的呈坎古村却拥有两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罗东舒祠和呈坎古民居建筑群 , 其中呈坎古民居建筑群又包括罗嗣海宅、环秀桥、钟英楼等22处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 。
在古徽州地区 , 村落多是聚居的血缘村 , 宗族组织庞大 , 村落的布局以祠堂为先 , 祠堂位于村落的中心 。而罗东舒祠却非如此 , 它建在了村落的北首 。之所以如此布局 , 一方面是从中原陆续迁入皖南山区的士族一直遵循他们原来的“礼制” , 来到徽州后在营建村落时仍然奉行“周礼”所规定的“左祖右社”的结构布局形式 , 于是在呈坎村中就形成了“左祖”(即在村左建家庙宗祠)——罗东舒祠、“右社”(即在村右建祭祀土地神的社屋)——长春大社的建筑布局形式 , 一祠一社、一南一北 , 左祖右社 , 遥相呼应 。
古徽州名门望族修祠扩宇、营建支祠 , 规模胜似琼楼玉宇 , 以显示家族的昌盛 。早在1996年就被列入国家级“文保”单位的罗东舒祠被誉为“江南第一祠” , 它建于明代 , 几经风雨仍保持着恢弘的气势和雄伟的姿态 , 祠内有大量的明代彩绘 , 十分珍贵 。
罗东舒祠坐西朝东 , 满足了“背山、面屏、环水”的传统理想环境模式 。与徽州民间祠堂不同 , 罗东舒祠是仿孔庙建筑布局形制进行营建的 , 为“四院四进式” , 由照壁、门坦、棂星门、前天井、仪门、南北两庑、中院落、享堂、后天井、寝殿(宝纶阁)以及女祠共同组成 , 融“古、雅、美、大”于一体 。

重庆江津风水宝地 新安县风水宝地

文章插图
照壁在北方四合院布局中较为常见 , 而在徽州地区并不多见 。据考证 , 罗东舒祠紧靠潨川河向东转折处 , 水流较急 , 而照壁的营建可以避肃杀之气 , 迎春阳之和 。
棂星门是祠堂的入口 , 虽然功能简单 , 但在细节处显示了精雕细琢的创造理念 。祠堂的前天井内南北分别设有记录呈坎罗氏族人捐资修建罗东舒祠的《建祠考工记》及呈坎罗氏22世传人罗应鹤撰写的《祖东舒翁祠堂记》两座碑亭 。享堂大堂挂有明代书法大师董其昌题书的“彝伦攸叙”金字横匾 , 字大如人 。

重庆江津风水宝地 新安县风水宝地

文章插图
寝殿(宝纶阁)是整个建筑群最为精华的部分 , 由三个三开间加两个楼梯间计十一开间组成 , 其一层放置罗氏祖宗的灵位 , 而二楼宝纶阁则放置皇帝赐给罗家的皇榜、圣旨、号封等 , 体现了封建社会的皇权思想——君在上、臣民在下 。宝纶阁有各种云纹、花卉、兽类的雕饰图案及彩绘珍品 , 图象清晰 , 色泽艳丽 , 可谓极为罕见 。

重庆江津风水宝地 新安县风水宝地

文章插图
罗东舒祠在历史上经历多次修葺 , 一直完整保存至今 , 整座祠堂四进四院几经风雨依然气势恢弘 , 罗东舒的故事亦为后人传诵 。这位前罗第十三代后裔为宋末元初著名学者 , 据说年少时就以博学著称 , 但却从不参加科举考试 , 而致力于隐居在乡耕读学业 , 为乡民的孩子教授知识 , 过着陶渊明式的生活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