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自动续费有点像“钓鱼收费” 到迅速叫停的时候了

互联网自动续费有点像“钓鱼收费”
乔杉
“免费开通会员”“一分钱体验7天会员”“限时6元尊享钻石会员”……近日 , 山西的刘女士打开第三方支付平台账单时直言“肉疼” , 此前曾短期使用的视频、剪辑修图、社交、音乐等多个App长期“悄无声息”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扣除银行卡里的钱 。
现在自动续费十分普遍 , 已然成了互联网的标配 , 这本来也没有什么 , 对于有需求的用户来说 , 提供自动续费功能 , 算是互联网带来的便利 。 现在线下服务提供的公共收费代扣也有“自动续费”的味道 , 可见还是受欢迎的 。
问题是这一本来具有进步性和便利性的服务功能 , 被有些互联网公司玩坏了 。 据新华社报道 , 很多用户是“开通一时爽 , 续费套路深” , 刚开始吸引开通 , 打着极低价乃至免费的旗号 , 一旦开通了就在浑然不觉的情况下 , 下月开始自动扣费 。
有两点需要特别指出 , 一是“免费显眼续费不明” , 在端面和页面上 , 把免费试用和超低价体验标得特别明晰 , 而有关续费内容则隐藏在文字中 , 很难发现 。 二是“开通容易退出难” , 开通只要手指点一点 , 但要退订就会发现“蜀道难 , 难于上青天” , 有的来回折腾好长时间 , 有的还要转换几个平台 。 更有甚者 , 有的App已经下架 , 扣费却不停 。 新华社采访人员下载了20款带有自动续费功能的App , 仅有6款可以在App内退订服务 , 有14款需在第三方支付平台中找到4级或5级界面 , 点击相关按钮才能完成退订 。
前段时间 , 笔者也有这样的经历 。 经朋友推荐 , 下载了一款App , 收听有关王阳明的一些内容 。 夜深人静 , 睡在床上 , 正听着王阳明 , 突然传来广告 , 真是“辣耳朵” 。 想要去除广告 , 得充会员 , 页上有“首充会员仅0.1元” , 于是选择了开通 。 此后不久 , 突然发现被自动扣费了 。 收不收费是一回事 , 钱多钱少也是一回事 , 只是这种伎俩让人很不舒服 。
以极低的价格 , 或者干脆打着免费体验的噱头 , 糊弄用户开通 , 而后通过自动续费来赚取收益 , 这种做法像不像“钓鱼收费”?有法学教授认为 , 变相强制消费者订阅自动续费服务 , 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电商法、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 也违反了民法典中的诚实信用原则、公平原则和意思自治原则 。 这种做法不仅“缺德” , 而且违法 。
互联网的发展 , 最终应该落脚到消费者获得感上 。 简简单单 , 明明明白 , 是获得感的重要组成 。 类似这种“钓鱼式”收费 , 显然违背了互联网的初心 , 也背离了消费市场的发展方向 。 针对App自动续费乱象 , 多位专家建议 , 应依法依规对App变相强制“自动续费”问题进行治理 , 把主动选择权还给消费者 。 当前 , 有必要像遏制开机乱象一样 , 由有关部门牵头 , 组织互联网企业自查自纠 , 并且超前探索“反悔功能” 。 与此同时 , 针对一些不知悔改的App , 发起公益诉讼 , 让搬石头的人砸自己的脚 。
【互联网自动续费有点像“钓鱼收费” 到迅速叫停的时候了】互联网自动续费有点像“钓鱼收费” , 现在应该是到了全面改变、迅速叫停的时候了 。 不客气讲 , 这种自动续费的套路 , 又有哪个健康的市场会容忍其存在?更何况 , 互联网承载着无数人的美好向往 , 又怎么能够不流露出美好的模样呢?资本逐利之下 , 自动续费很难自动纠正 , 那就只能通过监管 , 让其难受难受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