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照片引误读 舔石探水女博士澄清“土办法”

  一张照片引误读 这样打井也可以?

  舔石探水女博士澄清“土办法”

一张照片引误读 舔石探水女博士澄清“土办法”

----一张照片引误读 舔石探水女博士澄清“土办法”//---- //

  引发网友关注的舔石头照片

  11月19日 , 一张女博士靠舔石头判断地下水深度、含量等相关信息的照片引发网友关注 , 很多人提出质疑:仅靠舔石头就能辨别出地下水信息 , 岂不是太神奇 , 这样的方法真的会有用么?

  照片中的山东省地质调查院研究员、地质工程博士杨丽芝告诉北京青年报采访人员 , 被拍这张照片时 , 自己正在进行打井找水作业 , 舔石头是为了探知当地含水层和含水量 , 那只是一种凭借经验的“土办法” , 真正要进行打井等作业时 , 还是需要专业的设备和仪器 。

  舔石头只是“土办法”

  杨丽芝告诉北青报采访人员 , 那张照片是他们在野外作业时同事拍摄的 , 能火起来还是感到非常意外的 。

  “用舌头舔石头主要是为了大概了解含水层的大致位置以及含水量的多少 , 地球上有许多石头 , 但不是每种石头里面都可以找到水 。 在打井过程中 , 舔石头是一种直接、快速的找水方法 , ”杨丽芝说 , “比如舔石灰岩时 , 结构粗的湿印会很快消失 , 含水性可能会好些;颗粒细的结构致密 , 湿印会消失慢些 , 含水量可能相对少一些;含泥量比较多时会粘舌头 , 可能含水量更少 。 ”

  杨丽芝说 , 野外是找水工作的主战场 , 但一些大型设备很难及时运送到现场 , 此时舔石头便成了确定含水层和含水量的最佳方法 。 这个方法是杨丽芝通过多年的实践 , 根据经验总结出来的 , 属于在教科书上学不到的技能 。

  杨丽芝告诉北青报采访人员 , 这种方法也并不是任何情况都能适用 。 “毕竟这个方法是单凭个人感知来判断 , 而实际含水量是很多因素影响下的结果 , 所以严格来说 , 舔石头只是一种辅助方法 , 不能准确地探测含水量 。 我们找水的主要办法有很多 , 比如用放大镜看石头的结构 , 或拿到实验室进行测试石头成分和纯度 。 ”

  做地质工作已有31年

  杨丽芝告诉北青报采访人员 , 自己是1988年开始从事地质方面的工作 , 今年已经是第31个年头了 。

  回想起当初在大学选择地质学院的时候 , 杨丽芝说这是在她小时候埋下的种子 。 杨丽芝出生于湖南 , 在她还是几岁大的时候总是能看到地质队找石油的场景 。 望着地质队员们忙碌的身影 , 她心里不由得羡慕地质人员四海为家的工作状态 , 也慢慢坚定了对地质工作的喜爱 , 于是在大学里正好顺应学校的鼓励 , 选择了地质学院 。

  杨丽芝刚开始的工作是打井找水 , 后来也干一些污染评价、找温泉等方面的工作 。 过去条件不太好 , 但更多的工作需要在野外开展 , “每次去野外都要步行和爬山 , 一去就是好几天 , 折腾下来真是腰酸背痛 。 ”杨丽芝说 , “现在条件改善了许多 , 也不太担心这些了 。 ”

  除了刚开始的困难 , 地质工作带来更多的是喜悦和感动 。 据杨丽芝介绍 , 有一次在一个极度缺水的山区里打了一口200多米的井 , 井里出来的水特别多 , 水质也特别好 , 村民们都高兴得不得了 , 尤其有一位快80岁的老大娘 , 不仅送来苹果 , 还唱歌给大家听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