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在家里怎么缓解 肠梗阻( 二 )


病理生理肠管局部的病理生理变化
当肠管梗阻时,首先引起梗阻以上的肠道蠕动加剧,试图克服阻力通过障碍;数小时后肠道蠕动无力,肠腔内压力暂时有所减小 。梗阻使肠腔内不断积气、积液,积气主要来自咽下的气体,部分由肠道内容物细菌分解和发酵产生;积液主要来自胃肠道内分泌液,正常情况下,小肠分泌7~8L肠液,大肠主要分泌粘液 。大量的积气、积液引起近端肠管扩张、膨胀,因小肠较为狭窄,蠕动活跃,这一变化出现更早,小肠分泌大量的肠液,后果更为严重 。
随着梗阻时间延长和加剧,肠腔内压力不断增加,压迫肠壁导致血运障碍,先是肠壁静脉回流受阻,肠壁淤血、水肿,呈暗红色;如压力进一步增加无法缓解,肠壁动脉血流受阻,血栓形成,肠壁失去光泽,呈暗黑色,最后因缺血而坏死、穿孔 。
全身性病理生理变化
当肠腔梗阻时,部分肠液无法重吸收,保留在肠管内,而部分因呕吐而被排出体外,导致循环血容量明显减少,病人出现低血压、低血容量性休克,肾血流和脑血流相应减少 。同时,由于体液减少,血细胞和血红蛋白相对增加,血液粘稠,血管梗阻性疾病的发生率增加,如冠心病、脑血管疾病和肠系膜栓塞 。
大量的呕吐和肠液吸收障碍还导致水、电解质丢失,高位肠梗阻病人因严重呕吐丢失大量胃酸和氯离子,低位肠梗阻病人钠、钾离子丢失更多,脱水、缺氧状态使酸性代谢产物剧增,病人出现严重的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 。
肠腔内积气、积液产生巨大的压力使肠道的吸收能力减弱,静脉回流减少,静脉充血,血管通透性增加,致使体液自肠壁渗透至肠腔和腹腔;同时,肠壁通透性增加,肠内细菌和毒素渗入腹腔,肠腔内容物潴留导致细菌繁殖并产生大量毒素,可引起腹膜炎、脓毒症,甚至全身感染 。
另外,肠腔膨胀是腹内压力增高,膈肌上升,腹式呼吸减弱,影响肺脏气体交换功能 。同时下腔静脉回流受到阻碍,加剧循环功能障碍 。
临床表现肠梗阻病人临床表现取决于受累肠管的部位和范围、梗阻对血运的影响、梗阻是否完全、造成梗阻的原因等多方面因素,主要表现为腹痛、呕吐、腹胀和停止排便排气等 。
症状
腹痛在不同类型的肠梗阻表现不尽相同 。单纯性机械性肠梗阻,尤其是小肠梗阻表现为典型的、反复发作的、节律性的、阵发性绞痛,疼痛的原因是肠管加强蠕动试图将肠内容物推过梗阻部位,不断加剧的腹胀也是疼痛的原因之一 。小肠梗阻的疼痛部位一般在上腹部和中腹部,结肠梗阻的疼痛部位在下腹部 。当腹痛的间歇不断缩短、程度不断加重,继而转为持续性腹痛时,可能发生绞窄性肠梗阻 。麻痹性肠梗阻表现为持续性胀痛 。
呕吐常为反射性 。根据梗阻部位不同,呕吐出现的时间和性质各异 。高位肠梗阻时,呕吐出现早且频繁,呕吐物主要为胃液、十二指肠液和胆汁;后期因细菌繁殖出现恶臭样暗色液体,提示感染可能增加 。低位肠梗阻呕吐出现较晚,呕吐物常为带臭味的粪汁样物 。若呕吐物为血性或棕褐色液体,常提示肠管有血运障碍 。麻痹性肠梗阻时的呕吐呈溢出性 。
腹胀一般出现较晚,其程度与梗阻部位有关 。高位肠梗阻由于呕吐频繁,腹胀不明显;低位或麻痹性肠梗阻则腹胀明显,遍及全腹,主要因呕吐无法完全排出内容物,造成积气、积液,内容物积聚,肠腔扩大,腹胀明显 。
停止排便、排气是肠管梗阻必然出现的典型的临床症状之一 。但梗阻早期,尤其是高位肠梗阻,因梗阻以下肠内残存的粪便和气体仍可排出,故早期有少量排便时,不能否定肠梗阻存在 。绞窄性肠梗阻,可排出血性粘液样便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