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偶像,去剧本杀店做主持了( 三 )


瑶瑶是一位资深选秀粉丝 , 打听到朝阳区青年路附近 , 有家剧本杀店的DM , 和她喜欢的偶像来自同一家公司 。 她特地组局去店里打卡 , “当时玩的是一个情感本 , 但爱豆的台词功力有点差 , 解读节奏乱 , 效果很一般 。 ”她说 , 帅哥只能让人有动力去一次 。
接触下来 , 陈璐还没有碰上值得长期合作的爱豆 。 今年10月份 , 她只留下一位演员在店里兼职 , 把其他兼职爱豆都开除掉了 。 现在有爱豆主动找过来 , 或者有朋友推荐 , 她会比以前在用人上更慎重 , 不会因为对方形象好 , 就招进来 。 “演技之外 , 还要看他们是不是真的喜欢剧本杀 。 ”陈璐强调 。
总得来说 , 在剧本杀行业 , 爱豆型DM、演员型DM群体两极分化严重 。
有一种类型是 , 他们本人很喜欢玩剧本杀 , 觉得赚钱只是次要 , 不仅本子带得好 , 还能带动客流 。 陈璐就遇到过一位演员DM , 来店里的第一天 , 就有近十车(十组玩家)的人特地找他带 , 后来找他的玩家里 , 很多也是回头客 。 她说 , “带的本好 , 豁得出去 , 有一些需要情景演绎的本子 , 他带完之后身上都青一块紫一块的 。 ”
还有一种类型 , 是冲着混日子来的 。 在经纪公司混日子 , 来剧本杀店也是混日子 。 “大部分觉得自己没钱 , 只是想赚点钱 , 可来了以后钱并不多 , 没有动力 , 就不会好好去学带本 , 我们也就不会让他去带本 , 变成一个恶性循环 。 ”陈璐说 。
对于剧本杀而言 , 把做DM、当NPC视为不用打磨作品 , 是在向下兼容的职业 , 这类爱豆和演员 , 也会被快速淘汰 。
能生出粉丝经济吗?
眼下 , “粉丝经济”依然是部分剧本杀店选择的运作模式之一 , 部分店家想让玩家因为爱豆DM而买单 。
陈璐就提到 , 她的店有六个社群 , 里面有很多老玩家 , “每一次在玩本之前 , 都会拉一个DM和玩家的群 , DM很容易和玩家建立联系 , 所以在剧本杀行业 , 很多玩家就跟着店走 , 或跟着DM走 。 ”虽然她也有所担忧 , 剧本杀业内排斥DM和玩家过度私下联系 , DM把资源集中在自己手里 , 未来离职可能会带走玩家 , 但她还是想试试人气DM的影响力 。
爱豆甘望星参加《创造营2021》出道前 , 就因为在欢乐谷里扮“鬼”走红 , 这类营销模式 , 陈璐也想尝试 。 她试图去打造剧本杀DM界的“鬼” , 用人气吸引顾客 。

你的偶像,去剧本杀店做主持了

文章图片
图4/4
来源 / @甘望星微博
“我和店里一些爱豆聊过这个想法 , 他们觉得想法挺好 , 但不知道要怎么做” , 而据她观察 , 朝阳区乃至整个北京 , 也还没有出现走红的DM , 大家也都不知道怎么做 , 她感觉 , 爱豆们也没有把这一意识放到带本的工作中 。
并且 , 要利用爱豆和演员拉动客流也有现实难题 。 “如果店家没有与经纪公司签约 , 利用爱豆、演员宣传 , 会面临肖像权和授权等问题 。 ”陈璐表示 , 也因为艺人做DM不稳定 , 她计划打造的线上自媒体 , 不考虑本职是艺人的DM 。
陈璐换了种思路 , 干脆打造“明星DM” , 不是单纯的指演员DM、爱豆DM , 而是要打造专业能力强、有特质的DM , 比如 , 声优DM、双胞胎DM等 。 但眼下 , 剧本杀这个新兴行业 , 还没有出现具有大范围影响力的标杆性DM 。
用“网红DM”的打法来获客 , 在行业里能否行得通还有待商榷 。 不同于线上辐射的受众面广 , DM带一车 , 面对的玩家往往不到10人 , 一局耗时长 , 能触达的玩家数量有限 , 依靠个人的影响力引流获客 , 带来的叠加效应也有限 , 成为网红就更难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