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最早期图片 疱疹性咽峡炎有疫苗吗( 二 )


常常表现为,急性发热、咽部疱疹、咽喉痛、流口水、厌食、呕吐甚至抽搐等 。
大多发生在6岁以下儿童身上,经过粪—口或呼吸道传播,传染性强,早教班、幼儿园容易成为重灾区 。(节选自中华儿科学,《疱疹性咽峡炎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2019版》)
然鹅...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真相是...
? 尚无特效药
疱疹性咽峡炎目前同样没有特效药,利巴韦林对其同样没有治疗效果,至于抗生素,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最早期图片 疱疹性咽峡炎有疫苗吗

文章插图



? 护理跟着症状走
  • 高热
体温38.5℃以上,要积极予以退热处理,物理降温(头部冷敷)和药物降温(布洛芬或对乙酰氨基酚) 。也可见体温高于40℃,要及时物理降温和药物同时退热,避免高热惊厥 。
同时多补充水分,防止脱水 。如果宝宝实在不愿意喝水,果汁(酸果汁除外)也可以的 。
  • 咽部疱疹
宝宝应进食营养且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牛奶、菜粥等 。
如果宝宝进食困难,可只喝牛奶 。饭后用温凉开水、淡盐水漱口 。
Ps:注意个人卫生及休息
发病第1周内,传染性最强,常有发热2-4天表现,宝宝应在家多休息,避免交叉感染 。
那么有家长就问了,宝宝感染上手足口或疱疹性咽峡炎,要在家里待多久才安全呢?
关于这个问题,科大大为大家准备了“买1送13”的福利图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最早期图片 疱疹性咽峡炎有疫苗吗

文章插图

区分“姊妹病”,预防做好3件事!
手足口和疱疹性咽峡炎的疾病症状有多相似?不夸张的讲,医生也会有误判的时候 。
那家长们该如何判断呢?
? 7个角度区分“姊妹病”
贴心的科大大特意做了张对比图,担心记不住的话,可以长按保存哦 。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最早期图片 疱疹性咽峡炎有疫苗吗

文章插图

这样看来,手足口威力似乎更“凶猛”些 。但家长们也不必紧张,手足口再厉害,也改变不了它是自愈性疾病的现实 。
即便如此,家长们还是提前做好预防为妙 。
? 预防做好3件事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最早期图片 疱疹性咽峡炎有疫苗吗

文章插图

① 接种疫苗
接种EV71疫苗,EV71疫苗对EV71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有一定的预防效果 。
虽不能100%预防这两种疾病,但可减少重症和死亡的发生 。
插播热点Q&A:
  • 得过手足口或疱疹性咽峡炎还用接种疫苗吗?
若得过EV71病毒引起的手足口或疱疹性咽峡炎,可不用接种,反之则需要 。
  • 同一个宝宝会反复感染吗?
绝大多数会产生抗体,若感染过EV71病毒,再次感染同一种病毒的几率会比较低,其他类型病毒有可能 。
  • 5岁的宝宝还用接种疫苗吗?
此疫苗适合6月龄~5岁宝宝,5岁以上孩子以及成人,多已获得抗体,不推荐接种 。
  • 1岁前没接种,3岁接种还来得及吗?
此疫苗建议12月龄前完成2剂次接种(间隔1个月),但若超过1岁也没得过手足口,建议越早接种越好 。
② 高发期少出门
高发期,不带宝宝往人群聚集或空气流通差的地方凑,人越多,接触患病儿的几率越大 。尤其淘气堡,滑梯等儿童娱乐场所 。
③ 培养卫生习惯
勤洗手,经常对宝宝日常用品进行清洁和消毒 。可减少经“粪—口”传播的传染性疾病的发生 。
科大大叨叨叨:
发现手足口或者疱疹性咽峡炎,医生明确诊断了,一定要隔离2周后在上学,记住传染病的预防和治疗,隔离很重要,绝对强调!!!!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