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数学家朱良璧先生逝世,享年108岁,一家两院士三代数学家,她何以成传奇?

浙江大学数学科学学院23日发布讣告:
我学院退休教师
数学家朱良璧
于11月20日晚八时因病医治无效
在杭州逝世
享年108岁
浙大数学家朱良璧先生逝世,享年108岁,一家两院士三代数学家,她何以成传奇?
文章图片

迄今唯一在《数学年刊》发表过论文的中国女数学家
浙大数学科学学院公布了她的生平 , 出生于上世纪初的朱良璧 , 曾在国际顶级四大数学期刊皆发表过论文 , 也是迄今唯一以独立作者身份在《数学年刊》发表过论文的中国女数学家 。
曾随浙大西迁辗转颠簸 , 见证祖国科技的一步步追赶 , 在教师岗位上“春蚕到死丝方尽” 。
她为祖国培养出一位院士、几代数学家 , 其优秀的家风学风至今遗泽后人 。
朱良璧 , 女 , 1913年11月出生 , 上海金山人 。 1936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数学系并留校任教 , 1977年退休 , 曾在国际数学顶尖期刊《数学年刊》(Annals of Mathematics)发表论文 。
作为1936年按学制时间如期毕业的6名学生之一 , 朱良璧在数学基础研究领域造诣颇深 。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 , 她毅然追随浙江大学踏上西迁之路 , 与浙大数学风雨同程 , 在缺衣少食的艰苦环境中 , 潜心治学、科学报国 , 产出了一系列优秀成果 。
浙大数学家朱良璧先生逝世,享年108岁,一家两院士三代数学家,她何以成传奇?
文章图片

1937年浙江大学数学系师生合影(前排左3为朱良璧)
多年来 , 她一直默默耕耘在教学一线 , 从事公共课《高等数学》的教学工作 , 为学校不同学科培养了大量优秀的数学人才 , 一届届同事和学生 , 总是记得她的温厚和体贴 。
淡泊名利 , 心宽有天地
1943年9月 , 朱良璧与陈建功在湄潭结婚 。 四十年代 , 朱良璧已被聘为讲师 。 1952年院系调整 , 朱良璧调入复旦大学 , 担任讲师 。 1958年 , 陈建功到杭州大学担任副校长 , 朱良璧随之到杭州大学 , 还是担任讲师 。 她主讲《高等数学》 , 对各个系开放 , 相当于现在的公共课 。 一届又一届学子和相关各系新老同事 , 总记得先生的温厚 。 淡泊名利 , 心宽有天地 , 是朱良璧老人给学生、后辈留下的长久印象 。
此后的岁月里 , 朱良璧先生、陈建功先生用对彼此的真挚感情 , 谱写下两位数学家平常又不凡的婚姻家庭生活 。
1962年后 , 陈建功兼任杭大教师升等委员会主任 , 领导全校教师职称评审工作 , 主张以学术水平为唯一标准 , 使教师升等真正成为激励教师奋发向上的良性机制 。 为避嫌 , 在夫人朱良璧升职一事上 , 陈先生把朱先生“雪藏”了 。
“原来在我们那个时代朱先生就已经在国际顶级数学期刊《数学年刊》中发表了论文 。 ”“如果把这个成绩放到现在 , 她或许可以申报成为院士了 。 而这一切都是为陈先生牺牲的 。 ”在同事们记忆里 , “从未在朱先生那里(因职称等事情)听到一句抱怨” 。
陈建功先生曾与苏步青先生约定要把浙江大学数学系办成第一流的数学系 , 改变我国科学落后面貌 , 建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中国数学学派 。 在两位先生的共同努力下 , 形成了享誉世界的浙江大学学派 , 又称“陈苏学派”、“浙江大学微分几何学派” , 为浙大数学培养出了程民德、谷超豪、夏道行、王元、胡和生、白正国、郭竹瑞、石钟慈、沈昌祥等一批杰出人才 。
浙大数学家朱良璧先生逝世,享年108岁,一家两院士三代数学家,她何以成传奇?
文章图片

纪念陈建功先生诞辰100周年时的合影 , 前排左二为朱良璧 。
陈先生热爱祖国、坚持真理、不谋名利、提携后辈 , 用自己的一生践行着一名爱国主义科学家的伟大情怀 。 而这一切的背后 , 离不开朱良璧先生的全力支持和默默付出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