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如此 , 氮化镓芯片在设计、量产等方面还存在哪些挑战?查莹杰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表示 , 在高频应用体系中 , 硅从几赫兹发展到65kHz花了三四十年时间 , 这个漫长的过程使得硅芯片的配套生产体系和应用体系得到完善 。 而氮化镓作为高频器件 , 要发挥它的优势就要提高频率 , “若是配套厂商和生产工艺跟不上 , 就要花费大量时间解决问题 , 这也是氮化镓在高频使用时碰到的难点 。 ”
从氮化镓芯片的工艺成熟度来说 , 台积电良率超90% , 氮化镓功率半导体已经是“非常成熟的器件”了 。 但查莹杰表示 , 对于供应链成本下降、产量提升还需要一个过程 。
“快充的进展很快 , 到今天大家觉得理所当然 , 其实我们也有很多辛酸史 。 从2018年开始我们就跟很多客户合作 , 一开始大家都很高兴又做了一个好东西 , 但一量产 , 或多或少会有问题 , 我们克服了很多技术障碍 , 包括对芯片的改进等等 。 ”
从消费电子快充走向数据中心、汽车业务 , 查莹杰表示 , 目前还面临封装、散热的难题 。 “但我们坚持一个原则 , 就是确保器件的安全性 , 把检测和自我保护功能做在里面 , 可以做到第一时间响应 。 ”
营收超七成来自中国
成立7年后 , 纳微半导体敲响纳斯达克开市钟 。 今年10月 , 纳微半导体正式开始在纳斯达克全球市场交易 , 总融资额超3.2亿美元 。 11月 , 纳微半导体宣布推出新一代采用GaNSense技术的智能GaNFast氮化镓功率芯片 。
“中国市场变得越来越重要 , 我们的营收超过70%来自中国 。 ”纳微半导体已在上海建立纳微中国芯片研发中心 , 设立深圳、杭州分公司 。 查莹杰表示 , 深圳是电子产品应用端集聚之地;在杭州 , 浙大的电力电子学科国内数一数二 , 纳微挖掘了一批数据中心服务器应用人才 。
而上海是集成电路创新的高地 , 也是除洛杉矶以外纳微的第二个芯片设计中心 。 “我们把重头的全球车BU(业务单元)总部设在上海 , 主要还是跟人才、产业布局相关 。 ”
“芯片发展从2000年到现在已经20多年了 , 以长三角为基础出现了很多IC设计、封装人才 , 基本上都在上海、苏州地区 , 这里原来是外资企业的研发总部 , 包括封装的工厂都设在这个地方 , 是培养中国半导体的摇篮 。 ”
中国半导体产业投资火热 , 查莹杰提到 , 市场对半导体设计人才的需求量大幅度提升 。 “电子科大、复旦、清华、西安电子科大等等这些原本以微电子为基础的高校受到了极大的追捧 。 ”
查莹杰今年也发现 , 薪资倒挂在行业内变得普遍 , “这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 跟2000年互联网蓬勃发展一样 , 很多高校对半导体的投入越来越多 。 ”
就氮化镓领域的人才现状而言 , 查莹杰直言“短期内人才紧缺现象很难解决” , 人才的培养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 “氮化镓部分目前在国内来说很有挑战 , 以前涉及到氮化镓的学校并不多 。 从纳微的角度来说 , 我们主要是以海外回来的学生为主 , 以及在洛杉矶工作的员工 。 ”但随着人才回流、政策及产业资金支持 , 他认为国内氮化镓的发展将远超硅芯片原先的发展速度 。
对于“弯道超车”这一说 , 查莹杰认为 , 所谓的“弯道超车”可能仅仅是生产或设计的某一个环节 , 而氮化镓是个非常庞大的体系 , 材料、生产、设计、应用 , 每个领域都非常复杂 , “氮化镓外延长晶是非常复杂的工艺 , 氮化镓器件结构的设计也是 。 ”不同的运营团队 , 生产出的芯片良率也完全不一样 。
【专访纳微半导体查莹杰:全球“芯荒”下的氮化镓功率芯片】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