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虎之食人的意思 风水中虎地食人( 二 )


福建安溪也是类似的环境
而且福建全省遍布山地 , 平原稀少
人类不强行进山的话 , 本来全省都是老虎的乐园...▼

意虎之食人的意思 风水中虎地食人

文章插图

到底是什么刺激了这些兽王呢?
说到头来 , 这还是明清以后人口大爆炸造成的人地紧张的又一个恶果 。
东南地区地势南高北低 , 南部为丘陵山区 , 面积占区域70%以上 。这里气候温暖、草木丰茂的自然条件一直很受虎群的青睐 。栖息在此的华南虎们 , 一度因能食野猪、保护庄稼而被人类奉为“保护神” , 甚至成为祭祀的对象 。
老虎捕食野猪
(图片@图虫·资讯)▼
意虎之食人的意思 风水中虎地食人

文章插图

然而自宋以后 , 北人南迁、南方人口渐密 , 人地矛盾出现 , 明代以后能在山间种植的玉米、辣椒、土豆等新大陆食品也相继进入中国山区 , 进山垦荒就成了不得已的选择 。虎群也逐渐开始面临栖息地缩小的威胁 , 时不时“降临人间”侵扰百姓 。
尤其是土豆
实在是一种不挑地很好养又高产的作物
以前难以开发的一些坡地现在都能用起来了
(图片@图虫·创意)▼
意虎之食人的意思 风水中虎地食人

文章插图

人地矛盾在明清时期达到高潮 。宋徽宗时期 , 东南地区人口才1500万 , 到清嘉庆时期已经猛增至13606万人 , 比宋朝时增加了8倍 , 比明代增加了5.4倍 。
比较起来的话 , 现在其实要多得多
(现在部分仅加总了广东、福建、浙江、江西四省人口)▼
意虎之食人的意思 风水中虎地食人

文章插图

民众不得不进入山区跟老虎抢地盘 , 闽南山区、湖广交界、浙江山区、皖南山区“凡深山穷谷之中 , 垦种杂粮 , 既无旷土 , 亦鲜游民” , “凡峻嶒险峻之处 , 无不开垦 , 草皮去尽 。”
南方的几个关键农业中心已经不堪重负
持续的人口压力导致对华南山地的开发
当然 , 围湖造田也在同步进行▼
意虎之食人的意思 风水中虎地食人

文章插图

快速丧失栖息地的老虎难以继续繁衍 , 数量大大减少 , 一下子就成了稀有动物 。其中绝大部分是华南虎 。它们要么饿死 , 要么流浪到别处 , 要么接近人类 , 成为后者唯恐避之不及的魔鬼 。
梯田就是一种很极限的开发形态
新作物的原产地南美安第斯山区也适用这种模式
但这起伏连绵的梯田 , 开发前就是大森林啊
(图片@图虫·创意)▼
意虎之食人的意思 风水中虎地食人

文章插图

人地、虎地矛盾白热化的清朝 , 也是虎患最严重的时期 。据统计 , 明清时期东南地区(江)出现虎患514次 , 是前一千年该地区发生虎患次数的85倍;明朝之前 , 虎患只出现在浙江杭州、萧山 , 安徽祁门 , 福建福州等少数几个县市 , 到了清朝之后已经几乎遍及东南各省众多县;在清代东南地区的349个州县中 , 有虎患发生的占到了56% 。
清朝是人口的大爆发期 , 垦荒的大爆发期
同时也是虎患的大爆发期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