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空心之说,竟存庞大的地下王国?
----青藏高原空心之说 , 竟存庞大的地下王国?//----
----青藏高原空心之说 , 竟存庞大的地下王国?//----
----青藏高原空心之说 , 竟存庞大的地下王国?//----
"multi_version":false
有人说“青藏高原是空心的 , 在它的地表层下存在一个极为广缈的地下世界 。 ” 那么这个事件是真是假呢?科学家通过探测发现 , 这其中隐藏着惊天的秘密 。
自1995年始 , 一个国际科学小组在喜马拉雅山地区沿东西方向布置了4条超宽频带大地电磁深探测剖面 , 对青藏高原的地壳结构进行了研究 。 研究表明 , 在青藏高原阿尼玛卿山之下 , 存在一个面积约10-15万平方公里的巨大地下空间 。 大陆形成的板块学说是地球科学界的主流观点 。
1915年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在《大陆与海洋的起源》一书中曾提出过大陆漂移的学说 , 却因缺少证据而未能让人信服 。 到上世纪60年代初 ,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赫斯提出了海底扩张的概念 , 并得到古地磁学、地球年代学、海洋地质学等一系列学科新证据的支持 。 地学界普遍接受了活动论的观点 , 并逐渐形成了板块运动学说 。
青藏高原是大陆中颇为突出的构造体 , 因而也是研究板块碰撞的最理想地域 。 参与此次电磁探测的中方学者 , 中国地质大学地下信息探测技术与仪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魏文博教授表示 , 青藏高原有其独特性 , 海拔高、范围广 , 因此 , 青藏高原的形成、演化和新构造发展是我国和亚洲 , 乃至全球新生代最重要的地质事件 。 在这门显学中 , 解释青藏高原的地壳增厚、高原隆升是破解青藏高原演变的第一道门槛 。
根据主流观点 , 在7000万年前 , 欧亚大陆和印度次大陆的碰撞形成了青藏高原 。 关于这一演变过程 , 至今已有多种学说 。 第一种假说认为 , 印度大陆俯冲到欧亚大陆下面 , 把青藏高原抬了起来 , 既为大陆俯冲说 。 在大陆俯冲的作用下 , 青藏高原地壳的厚度比一般的厚 。 青藏高原南部地壳厚度为70至80公里 , 而一般为30-40公里 , 科学家认为这种“超厚”完全是因为西藏地壳和印度地壳累加而成 。 延迟俯冲说与第一种假说类似 , 认为印度大陆冲到了雅鲁藏布江后 , 到一定程度后就呈现下陡趋势 , 一直深入到了地幔 。 第三种是大陆贯入说 , 认为印度大陆和欧亚大陆分属刚、软两种特质 。 由于是软物质 , 印度大陆贯入到欧亚大陆 。
无论是哪种假说 , 两大板块碰撞了 , 青藏高原隆起了 。 但科学家在对碰撞前后的物质核算中 , 却有一个惊人的发现:物质不守恒了 。 这引发了新的疑问 。
美国学者勒.皮雄等人早在上世纪70年代 , 就估算出了自印度板块和欧亚大陆碰撞以来地壳缩短造成的地表损失量可能在57×105至62×105平方公里之间 , 而将这一数据与地壳的增厚量进行了比较之后 , 有18×105至30×105平方公里的短缩 , 即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的短缩量不能被青藏高原的地壳增厚解释 。 学者推论 , 这部分未对地壳增厚做出贡献的地壳物质必然横向挤出或由下地壳进入地幔而损失 。
然而真正要解开这个谜 , 必须潜入“地下”世界 。 中国著名地质学家魏文博表示 , 只有在地球内部 , 才能找到能回答陆地内部造山、青藏高原物质流向等本源问题的正确信号 。 于是 , 在1995年 , 一支由来自加拿大、爱尔兰、中国、法国等国的学者组成的国际联合小组运用了电磁学方法 , 布置了四条超宽频带大地电磁深探测剖面 , 希望能找到地球内部反馈出的信息 。 之所以运用电磁学原理去探究地壳、地幔 , 是因为地球内部本身存在电磁场信号 。 魏文博解释 , 这一原理很简单 , 频率越高的信号 , 了解不同深度的地层结构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