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冬大气治理不搞“一刀切” 差异化管控见实招( 二 )

  差异化管控见实招

  目前 , 各地秋冬季大气综合治理都在紧锣密鼓落实之中 。 天津市提出聚焦影响环境空气质量的主要矛盾和关键问题 , 以调整产业、能源、运输三大结构为根本 , 以深化燃煤、工业、扬尘、机动车污染治理为手段 , 妥善应对重污染天气 , 按照标本兼治、精准治污、持续减排、分级施策的总思路全力攻坚 。 为持续加强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 , 西安市将开展区域重污染天气应急联动 , 全力推进区域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 山西省推进气象和生态环境部门合作 , 加强重污染天气形成机理和预报技术、重污染天气气象条件评估技术、生态保护及环境遥感监测等方面的研发合作 。

  大气治理差异化管控、精细化治理深入推进 。 日前 , 河北省在全国率先建立生态环境监管正面清单制度 。 在满足环境管理要求基础上 , 河北共有1640个项目、企业被列入首批清单 , 在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期间 , 不停产、不限产、不检查、不打扰 。

  河北省首批正面清单共涉及全省重点工程项目、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项目、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和重点出口型企业四类项目和企业 。 企业能否达标排放、自律减排、污染治理水平领先是纳入正面清单的关键 。 对于纳入正面清单的企业 , 河北将优先保障其生产经营活动 。 对纳入清单的重点出口型企业 , 在完成出口任务期间可不停产、不限产 。 对纳入清单的零排放、微涉气 , 即每年排放污染物100公斤以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 , 不限产、不检查、不打扰 。 通过差异化管控措施 , 鼓励先进 , 限制后进 , 支持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 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全面提升 。

  刘友宾表示 , 当前秋冬季重污染天气还处于“气象敏感型”阶段 , 2017—2018年秋冬季气象条件显著高于常年平均水平 , 助推了当年空气质量大幅改善 。 研究表明 , 当年空气质量改善是“人努力、天帮忙”的结果 , 大气污染防治各项工作占七成 , 相对有利的气象条件占三成 。

  “根据气象部门预测结果 , 2019—2020年秋冬季气象条件相比往年不利 , 将面临雾霾持续时间长、覆盖范围广的情况 。 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将气象条件差异造成的环境空气质量变化差异补回来 , 再进一步下降 , 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难度和压力进一步加大 。 ”刘友宾强调 , 接下来要全力落实攻坚方案各项任务 , 确保完成秋冬季改善目标 , 积小胜为大胜 , 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 确保完成打赢蓝天保卫战各项任务 。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采访人员曹红艳)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