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实际上很赞成(《指导原则》) , 今后新药的临床研究数据一定要比现有的好 。 如果达不到现有的数据水平 , 干嘛要批?所以我们药物研发的发展方向一定是差异化的——如果做follow,就要考虑me better、me best,从而向first in class迈进 , 不能一哄而起 。 ” 杜争鸣博士表示 , 在临床政策上 , 国家药监局药审中心明确表示要比拼临床数据 , 这利于行业差异化发展 。 他说 , 当前很多地方都在发展生物医药 , 有些甚至是一号产业或重点产业 , 因此政府部门在招商引资设计时 , 应多采纳业界学界的意见 , 结合当地人才技术优势 , 发展园区特色产业 , 比如发展罕见病特色园区等 。
【肿瘤热门靶点研究日趋同质化 业界呼吁百花齐放】日新月异的生物技术正改变着我国创新药的发展格局 , 未来创新药将重点关注哪些领域?杜争鸣认为:“目前抗肿瘤单克隆抗体药物、免疫T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等都在协调发展 , 应该鼓励百花齐放 。 比如小分子药、大分子药 , 它们总是一会儿上一会儿下 , 但这都是市场规律 。 还有合成生物药 , 它是大、小分子有机融合起来的一类药物 , 很难明确是大分子还是小分子药物 , 但可以促进治疗方法愈发多样……它们最终的目标是一致的 , 就是为了人类健康 。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