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住,小米汽车能赢( 二 )


此外 , 北京经开区还有自动驾驶测试区 , 以京东为代表的互联网公司和大量的汽车行业机构 , 人才招聘相对容易 。
稳住,小米汽车能赢
文章图片

北京经开区也展现了对小米汽车的重视 , 对外是这么宣布的:未来将发挥小米汽车项目“链主型”项目的引领带动优势 , 促进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核心零部件、车规级芯片、车载计算平台、车控操作系统等在北京经开区集聚融合发展 , 并带动京津冀产业协同 。 可见 , 北京经开区把小米汽车定位为一家产业集群融合的战略型企业 , 不是一家普通的细分集群的龙头公司 。
第三 , 北京经开区有准备好的土地 , 2020年 , 北京经开区承接了原来北汽蓝谷高端智能生态工厂的建设工作 , 地点位于北京奔驰MFA工厂东侧 , 高端的工厂要由高端的制造企业应用 , 我们拭目以待 。
“补链计划”一次性都完成?
3月份小米刚刚宣布进军汽车领域的时候 , 不少行业研究员聚在一起研究 , 雷军将给小米汽车带来什么样的战法?这几个月来 , 关于小米汽车 , 老李明显感受到了产业和资本的视角差异 , 产业的朋友在讨论小米汽车的时候 , 多数是在讨论“造车这件事” , 资本市场的朋友喜欢讨论“雷军这个人” , 研究雷军会发现 , 其一直都是不按常理出牌 , 造车这件事也是一样 。
金山时代的雷军一直在做软件 , 小米手机时代的雷军做互联网、软件和硬件 , 然后做制造 , 小米汽车时代的雷军短短几个月就All in了所有的环节 , 尤其在不擅长的制造环节 , 小米汽车连连出牌 。
稳住,小米汽车能赢
文章图片

前段时间老李一直研究小米的发展史《一往无前》和金山的转型史《生生不息》 , 也和小米CVC有过交流 , 小米汽车为何一次性补全制造环节 , 老李认为与“小米手机制造短板”以及“智能电动车产业特殊性”有关系 。
从2010年创立以后 , 小米一直以代工模式进行“轻资产”运营 。 一般来说 , 在产业发展早期 , 外部竞争环境较好 , “轻资产”的代工模式可以压低成本 , 挑选质量最好的、效率最高的厂家进行代工;但随着产业竞争加剧 , 行业内高质量的产能会愈发吃紧 , 代工模式就会暴露种种问题:一是常见的缺货和供应链断档问题 , 二是公司核心机密泄露、质量难以监控的问题 , 三是制造工艺跟不上新产品的开发速度的问题 。
这个规律适用于任何行业 , 三大问题叠加在一块就会导致企业的致命危机 , 比如小米在2015年因为缺货导致业绩危机 。 因此 , 包括华为、OV在内的手机企业都自建了产线 。 汽车行业更是如此 , 在早期试水代工模式后 , 蔚来、小鹏等企业陆续建立了自己的制造基地 。
稳住,小米汽车能赢
文章图片

智能电动车行业有特殊性 , 正如雷军提到的:现时电动车已从机械产业转变为信息产业 , 加上有同行都已经在做 , 小米不做就会被淘汰 , 加上小米从智能手机到智能家居及智能办公 , 属全智能生态 , 和电动汽车进行整合会具有极强的扩张性 。
在这么一个庞大的产业生态集群下 , 小米汽车急于自建制造体系 , 老李认为原因有三个:
一是小米汽车的首款产品电动化、智能化水平较高 , 现有的“代工”产线很难承接相关工艺 。 比如蔚来 , 虽是“代工” , 但合肥工厂几乎是从零建设 , 小米汽车即使找到代工商 , 也必须投入重金升级产线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