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地理风水 风水地形图( 二 )


看地理风水 风水地形图

文章插图
?武当山太和宫云海 | 图片来源百度
显然,六朝以前古人以“大和”为武当山的别称,带有浓厚的道家色彩 。其含义有四:
一是指此山生成极早,即道经所谓“自有太极,便生是山”,因而该山禀太和之元气,能生天立地;
二是指此山势象腾腾燃烧的火焰,直上碧空,而水神玄武(神龟)镇压山顶,可以起到水火既济、阴阳调和的效果;
三是指此山元气淋漓,涵藉着无穷生机,太和之气贯通天人,天地赖之以生,人性因之而成,故修真学道之人于此山修炼,“ 当契太和”;
实际上,“太和”一词体现了中国古人希望普遍和谐一天地自然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以及人自我身心内外和谐的愿望 。
张三丰看中的风水宝地
张三丰,名全一,字玄玄,号三丰,辽东懿州人 。元明之际著名道士 。丰姿魁伟,龟形鹤骨,大耳圆目,须髯如戟 。寒暑惟一衲一 蓑,或处穷山,或游闹市,嬉嬉自如,旁若无人 。洪武初年入武当山,拜玄帝于天柱峰,并遍游诸山,搜奇览胜 。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他拂袖长往,不知去向;同年湘王朱柏朝谒武当山天柱峰,寻张三丰不得,写有《赞张真仙诗》一首,诗云:“张玄玄,爱神仙 。朝饮九渡之清流,暮宿南岩之紫烟 。好山劫来知几载,不与景物同推迁 。我向空山寻不见,徒凄然!孤庐空寂大松里,独有老弥松下眠....”
张三丰曾经从大顶天柱峰下山,沿龙脉往北走,经乌鸦岭,上展旗峰,顺着梅子垭、仓房岭北下20多公里,看到一块风水宝地,这就是后来的玉虚宫基址 。张三丰在这里结草庐,供奉玄帝香火,名曰“遇真宫” 。《敕建大岳太和山志》卷八说:“ 洪武年间,张三丰真仙清盼留意在此,故结庵于其上,以奉玄帝香火,名日‘遇真宫’ 。尝谓人曰: 他日 此地必大兴也’ 。庵前有古木五株,师独栖其下,久则猛兽不据,攫鸟不搏,人皆异之” 。
永乐十年,大修武当道教建筑群,改建“遇真宫”为玄天玉虚宫 。由此可见,明成祖之所以把玉虚宫建为“山中甲宫”,与真仙张三丰相中这块风水宝地有很大关系 。
看地理风水 风水地形图

文章插图
?武当山玉虚宫玉虚殿 | 图片来源百度
玉虚宫,位于展旗峰北陲 。座南朝北,布局严谨,中轴线分明 。从山龙来看,其祖山天柱峰西接昆仑山,北连乌鸦岭,展旗峰是其少祖山,梅子垭、仓房岭是其蜿蜒龙脉,华麓山如屏风三叠枕其后,翠屏山重冈叠阜列其前,群山环绕,规模广阔,形势雄伟 。
从水龙来看,发源于西山张爷庙沟水帘洞的玉带河,从西宫缓缓流入紫禁城内,在龙虎殿前呈一张弯弓的形状蜿蜒东流,汇入梅溪河(即九渡涧下游),中轴线上建有玉带桥;另有发源于祖山的九渡涧自南而北远远流来,与玉带河交汇后流到北山脚下,折而西行,水面宽阔,河道弯曲,俗称“西流河” 。河上有遇真、仙源、游仙、东莱、仙都、登仙六座大型石桥,可供登临游眺 。仙都桥是玉虚宫的风水桥,有“锁财”的功用 。左引崇岗,右浚曲水,前列翠屏,后枕华麓,风水术所要求的主山(亦称靠山)、青龙山、白虎山、案山、朝山、水口等一应俱全,故有风水宝地之称 。
《敕建大岳太和山志》说:“玄天玉虚宫,在天柱峰、紫霄展旗峰之北 。层峦叠嶂,万仞千寻,迤逦直下山趾 。其山环绕,规模广阔,形势雄伟,左引崇岗,右浚曲水,前列翠屏,后枕华麓,土厚而泉冽,竹修而松茂,幽兰馥馥,丹桂丛丛,金菌徘香,骞林腾翠,如此殊胜则有游仙而居之”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