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7岁 个人卫生支出比重降至30%以下

  央视网消息:今年是深化医改的第十年 , 我国在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效果 , 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已经从2010年的74.8岁 , 提高到77岁 。 那么这十年还取得了哪些成效?下一步又将在哪些领域突破?

我国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7岁 个人卫生支出比重降至30%以下

----我国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7岁 个人卫生支出比重降至30%以下//---- //

我国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7岁 个人卫生支出比重降至30%以下

----我国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7岁 个人卫生支出比重降至30%以下//---- //

我国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7岁 个人卫生支出比重降至30%以下

----我国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7岁 个人卫生支出比重降至30%以下//---- //

  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王贺胜表示 , 近10年来 , 我国在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降药价等方面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效果 。 数据显示:我国人均预期寿命由2010年的74.8岁提高到2018年的77岁 , 婴儿死亡率下降到6.1‰ 。

我国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7岁 个人卫生支出比重降至30%以下

----我国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7岁 个人卫生支出比重降至30%以下//---- //

  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王贺胜:群众看病就医负担逐步减轻 。 医药费用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初步遏制 , 个人卫生支出比重持续下降 , 目前已降至30%以下 。

我国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7岁 个人卫生支出比重降至30%以下

----我国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7岁 个人卫生支出比重降至30%以下//---- //

我国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7岁 个人卫生支出比重降至30%以下

----我国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7岁 个人卫生支出比重降至30%以下//---- //

  王贺胜表示 , 我国将通过实施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 , 优化医疗服务流程 , 使群众看病就医、医保报销等更加便捷高效 。 下一阶段 , 医疗改革将在动态调整医疗服务价格、薪酬制度改革、行业监管等领域进行突破 。

  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王贺胜:一些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改革有待巩固完善 。 如医疗服务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尚未有效建立 , 各地要抓住集中采购降低药价的窗口期 , 稳妥有序试点探索医疗服务的价格优化 , 逐步使医生回归看病、药品回归治病、公立医院回归公益性质 , 建立公立医疗机构的运行新机制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