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房企资金进一步收紧 主要城市土地流拍近700宗
"multi_version":false
在资金链趋紧、年底销售压力较大的情况下 , 土地市场传来阵阵寒意 。
\n11月26日、27日两天 , 武汉原计划有十宗地块挂牌出让 , 但总价最高的硚口宗关地块因故延期出让 , 另有两宗流拍 , 包括武汉首宗预出让的汉口滨江商务区地块 。 这两天正常成交的7宗地块中 , 底价成交的占了6宗 。
\n
11月22日 , 郑州市郑东新区原本计划拍卖的3宗地块 , 有两宗中止出让 , 郑政东出[2019
12号北龙湖1宗住宅用地按计划挂牌拍卖 , 但最终流拍 。
\n
不仅是二线城市如此 , 一线城市如广深 , 近来也不乏流拍案例 。 11月22日 , 深圳以挂牌方式公开出让6宗居住用地的使用权 , 挂牌起始总价近132亿元 , 最高限制总价191亿元 。 坪山坑梓地块由于竞买前无人报名遭“流拍” , 在寸土寸金的深圳房地产市场 , 非常罕见 。
\n此前10月24日 , 中海以底价50.96亿元竞得广州海珠区大干围西侧地块 , 楼面价34628元/平方米 。 但原本计划同场出让的另外5宗土地在开卖之前均宣布终止出让 , 其中不乏位置不错的住宅用地 。
\n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相比上半年 , 下半年房企的资金情况明显收紧 , 下半年以来 , 截至11月27日 , 全国主要城市的住宅土地流标已经达到了696宗 。 而且预计在惯例资金链最紧张的12月 , 很可能数据还有明显增加 。
\n中原地产首席市场分析师张大伟对第一财经分析 , 在各种政策影响下 , 今年下半年 , 房企的资金链收紧明显出现 。 7月份开始 , 连续出台的信托与海外融资政策收紧 , 均对房地产拿地政策造成了明显影响 , 热点城市土地溢价率出现了下调 。
\n张大伟说 , 目前拿地的企业之间分化也明显加剧 , 数据显示 , 部分中小房企出现了明显的资金压力 , 逐渐离开了土地招拍挂市场 。 另外 , 企业之间通过股权拿地的比例也明显增加 。
\n与此同时 , 年末市场不振 , 销售端口的压力进一步增加 , 很多企业内部制定的销售计划没有完成 , 没有足够的回款和现金流 , 也导致很多企业没钱大举拿地 。
\n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分析对第一财经分析 , 进入第四季度 , 房企重心会更多强调销售数据的改善、现金流的改善和财务数据的改善 , 投资端的表现就相对放缓 。
\n严跃进认为 , 流拍的增多 , 也与四季度地方土地供应的大幅增加有关 。 各地为了完成年度供地目标 , 集中供应增多 , 对开发商来说 , 可选择的面更多 , 房企也会认真挑选性价比比较高的地块 。
\n广州一家大型开发商战略发展部人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 现在很多土地定价还是偏高 , 尤其是有些土地的限制条件太严苛 , 这也影响了开发商拿地的积极性 。
\n以武汉为例 , 因故延至12月24日揭牌的编号为P(2019)153号地块要求比较苛刻 。 它是以公共交通枢纽为核心的城市更新建设项目 , 地块内公共建设和住宅部分须同步开工、同步建设;土地竞得人须自持不低于30%的商业商务建筑面积 , 且该部分在项目竣工验收后10年内不得整体或分割转让、销售 。
\n在深圳 , 11月22日的参拍地块全部限商品房销售均价 , 部分所定均价甚至低于周边二手房水平 。 其中 , 流拍的G14313-8018号宗地位于坪山区坑梓街道 , 土地面积49211.16平方米 , 建筑面积为22.14万平方米 。 该地块起价23.85亿元 , 最高限制地价34.58亿元 , 竞买保证金约11.93亿元 , 普通商品住房入市最高均价为30450元/平方米 , 且只能建设建筑面积低于90平方米的户型 。
\n严跃进说 , 现在部分土地拍卖条件比较苛刻 , 由于土地限价等原因 , 再加上选择机会比较多 , 因此企业拿地还是会比较谨慎 , 导致部分土地可能出现流拍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