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杜牧墓遗址成菜地 是“文物太多”惹的祸吗?( 四 )
无论是一千多年前的长安还是今天的西安 , 这座城市都应该有杜牧的一席之地 , 因为杜牧已成为这座城市不可分割的部分 , 已成为一种巨大的历史文化存在 。 不管杜牧墓是否存在 , 也不管建不建纪念馆 , 杜牧及其诗文都将永远流传下去恩泽后人 。 无论有什么具体的原因 , 也无论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 我们都不能一边喊着保护传统文化 , 一边却任性怠慢传统文化 。 事实上 , 杜牧墓的处境何尝不是文保领域的一个凄凉而又充满讽刺的缩影?
在网络舆论场 , 这则严肃的文保新闻竟平添了几许八卦色彩 , 有喟叹的 , 有愤怒的 , 有戏说的 , 也有调侃的……一时间杜牧刷屏 , 各种仿诗满天飞 。 网友围观新闻事件的心态并不重要 , 重要的是 , 跨越千余年 , 杜牧和他的诗文依旧活在国人的心里 。 就凭这一点 , 当地也应保护好杜牧墓遗址 。 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 , 留住城市文脉和乡愁 , 还有比实体墓址更好的载体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