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统是什么意思( 二 )



感统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方法四: 不要过多的限制宝宝的行动
允许宝宝吸手指、咬玩具 , 不要过多限制孩子的活动 , 可与宝宝玩游戏 , 积极参加户外活动 。鼓励宝宝多看、多听、多接触、多尝试 。
保证安全的情况下 , 抠抠、摸摸、舔舔、甚至扔扔 , 都是值得鼓励的探索行为 。
如果孩子平时是托付给老人或保姆照顾 , 那就更需要注意这个问题 。毕竟出于体力和精力上的原因 , 老人可能相对来说比较保守 , 而且让老人家频繁带孩子进行户外体能活动 , 也会比较吃力 , 于是很可能不自觉地限制了孩子的活动 。
市面上的感统课程值不值得上?其实上面已经介绍了4个方法 , 来预防孩子出现“感统失调” 。如果想把这些方法实践好 , 在家长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 带孩子选择一家专业的早教机构 , 确实是挺有帮助的 。
首先从环境上 , 孩子能享受到比较清洁安全的攀爬设备、各种丰富的玩具教具 。

感统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而且 , 课堂上专业的老师 , 在孩子一岁之前 , 可以通过课上的游戏来刺激孩子的感官体验 , 两岁左右通过课堂上的游戏促进想象力、三岁左右通过课堂游戏强调规则感以及社交技能的培养……
这样的丰富环境 , 不仅仅是在帮助孩子学习“感觉统合” , 更能给孩子提供一个教育营养丰富的环境 。
但如果家长能够在家、或者家的附近 , 利用自己的社交圈 , 给孩子提供早期成长所需的丰富环境 , 又是个善于汲取新知识的学习型家长 , 能给孩子带来高质量的陪伴 , 那你当然可以不报任何班 , 即便你身边的朋友都报名了 , 你也不需要焦虑的 。

感统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不管是在家 , 还是在“早教班” , 只要都能给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就好 ,  比起发现孩子感统失调后再去着急的找医生 , 孩子从小从日常生活中得到练习才是正解 。
孩子“好像”有点感统失调 , 要赶紧报“感统课程”吗?任何的“感觉统合”课程只是辅助的治疗手段 , 对孩子的肢体协调确实有一定的帮助 。
但是“感统失调”是一个医学上的概念 , 还是需要听从专业医生的诊断 。
而且 , 并非所有“感统失调”的孩子都适合训练 。

感统是什么意思

文章插图
例如视觉、听觉较差的孩子,可能就会出现认字困难;有学习、书写障碍的孩子 , 可能就无法在上课时候理解老师的意思 , 这些都没有办法通过感统课程训练达到治疗效果 , 需要听从专业医生的治疗建议 。
因此 , 建议家长在选择课程前 , 先到医院的儿童专科进行诊断 , 确实需要进行感统课程训练时候再去参加 。
感统失调是不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而消失的 , 所以一定要及时矫正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