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不能逼外卖小哥狂奔

【算法不能逼外卖小哥狂奔】明明到了送餐位置 , 骑手为何就是点不了“送达”键?系统规划的最优配送方案 , 缘何在大雪面前“不堪一击”?报载 , 连日来 , 采访人员在北京、福州、沈阳等地 , 跟随多位外卖骑手接单送餐 , 记录在系统和算法的“驱赶”下 , 他们的跑单状态 。 尽管骑手们对系统和算法抱怨颇多 , 但却不得不妥协 , 因为他们最担心差评 。
长期以来 , 戴着算法的紧箍咒“裸奔” , 是无数外卖骑手的真实写照 。 一方面是被算法裹挟 , 困在系统里 。 在平台系统的算法与数据驱动下 , 骑手们的配送时间不断被压缩 。 另一方面 , 外卖骑手常常困于无合同、无社保甚至是无工伤险的无奈 。
长期以来 , 市场竞争让外卖平台处于囚徒困境:慢一点可能意味着被超越 。 为了获取竞争优势 , 吸引更多用户 , 用算法计算出派单机制似乎成为“最优解” 。 但这种“最优”算法 , 更多是服务于平台的运作效率和商业考量 。 这就导致配送时间不断压缩 , 外卖送餐员面临的时效考核压力不断增加 , 为了在规定时间完成派送 , 他们甚至不得不闯红灯、逆行 , 被算法一步步驱动着在道路上狂奔 。
毋庸置疑 , 算法只是一种手段 , 市场效率和利益获得的冲突 , 才是引发算法作为送餐员考核的社会舆情的焦点 。 如果算法带来的只是效率提升 , 只是给平台带来利润 , 而必须伤害到骑手的利益 , 那么这个平台生态将很难长久地维持下去 。 所以 , 算法效率的优化边界 , 一定要平衡好平台企业、消费者、骑手 , 以及其他参与者的共同利益 。
不得将最严算法作为送餐员考核要求 , 督促平台和第三方为建立劳动关系的外卖骑手参加社会保险 , 鼓励探索提供多样化商业保险保障方案……此前 ,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七部门联合印发意见 , 对保障外卖送餐员正当权益提出全方位要求 , 其中完善骑手社会保障的条款在业内掀起不小波澜 。
让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 , 才是对劳动者最大的尊重 。 外卖平台为大批蓝领创造了就业机会 , 给了他们通过辛勤劳动取得相应报酬的机会 , 但现有机制如果最终导致外卖骑手安全和健康受损 , 那由此形成的企业负面影响将是很严重的 , 对此 , 平台运营者必须给予高度重视 。 监管部门也需要为平台企业设置一个底线 , 一个不能逾越法律的红线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