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采集、汇聚的数据量越来越多,但“不会管、不会用”怎么办?工信部发布规划这样积极引导……( 二 )


建议推广首席数据官制度
企业是数字化转型的主体 。 当前 , 企业采集和汇聚的数据量越来越多 , 但“不会管”“不会用”等问题也日益突出 。 那么企业应该怎么做?
在就《“十四五”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举行发布会时 , 工信部信息技术发展司数字经济推进处副处长张毅夫进行了回答 。 他表示 , 这一问题实际上反映的是企业数据管理能力问题 。
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大潮中 , 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 , 都在摩拳擦掌准备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大干一场 。 但有些企业在实际面对数字化工作时 , 却又一筹莫展 , 无从下手 。 “还有些企业没有章法地大干快上 , 最终结果可能是在数字化上走了弯路 , 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 ”
针对这个问题 , 工信部在《“十四五”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中也作了明确部署 。 张毅夫表示 , 企业可以从两方面着手:
一是开展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国家标准的贯标工作 。 “十三五”期间 , 工信部指导全国信标委借鉴国际上的先进经验做法 , 研制了《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 , 也就是DCMM国家标准 。
“开展DCMM国家标准的贯标评估 , 有助于科学地帮助企业掌握数据管理方法 , 事半功倍地提高数据管理能力 , 促进数据要素价值释放 。 ”张毅夫说 , 目前 , 北京、天津、山西等9个省市率先开展了评估试点工作 , 并取得了积极成效 。
“所以我们在《‘十四五’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中建议企业积极开展贯标工作 。 ”他说 , 同时 , 工信部也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积极出台DCMM相关配套政策 , 在资金补贴、人员培训、贯标试点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 。
二是推广首席数据官制度 。 工信部支持企业强化数据驱动的战略导向 , 通过设立首席数据官 , 将数据战略引入自身的日常管理运营中 , 协调企业整体范围内数据管理和运用 , 带领企业构建、激活并保持企业的数据管理能力 。
“今年 , 江苏等地方已经率先开展了试点 , 推动企业构建数据驱动的管理体系和决策模式 , 取得了一定经验 。 ”张毅夫说 , 下一步 , 工信部也将推动首席数据官制度在更多地方进行推广 。
每日经济新闻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