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称帝后虐待亲弟弟曹植?《七步诗》那事纯粹胡说八道( 二 )

(建安)二十四年 , 曹仁为关羽所围 。 太祖以植为南中郎将行征虏将军 , 欲遣救仁 , 呼有所敕戒 。 植醉不能受命 。 ——《三国志》

当曹操想让曹植去领兵去救曹仁时 , 却发现这个宝贝儿子 , 竟然已经是喝得一塌糊涂 , 根本不能领兵出征 。 试想 , 这样的情况 , 换做谁能忍受的了呢?不仅如此 , 嗜酒如命的曹植 , 还曾创下过大祸:

植尝乘车驰道中 , 开司马门出 。 太祖大怒 , 公车令坐死 。 由是重诸侯科禁 , 而植宠日衰 。 ——《三国志》

古代的驰道、司马门 , 代表着皇室尊严 , 是不容侵犯的 。 可是 , 曹植却敢越雷池 , 竟然在驰道乘车 , 擅自开司马门而出 。 结果 , 盛怒之下的曹操下令处死了公车令(负责掌管皇室车马) , 也逐渐对曹植失去了耐心 。

(二)曹植在争夺世子中败北 , 实为咎由自取

在曹操众多儿子中 , 原本最受喜爱的是曹冲 。 但曹冲早殇后 , 世子的候选人基本就是曹丕和曹植了 。 起初 , 才思敏捷的曹植颇受曹操喜欢 , 原本是很有希望胜出的:

(曹植)性简易 , 不治威仪 。 舆车服饰 , 不尚华丽 。 每进见难问 , 应声而对 , 特见宠爱 。 建安十六年 , 封平原侯 。 十九年 , 徙封临菑侯 。 太祖征孙权 , 使植留守邺 , 戒之曰:“吾昔为顿邱令 , 年二十三 。 思此时所行 , 无悔於今 。 今汝亦二十三矣 , 可不勉与!”——《三国志》

通过《三国志》的记载来看 , 曹植才华出众 , 年少封侯 , 足见其地位之高 。 更为重要的是 , 在曹操征孙权时 , 曹植能留守大本营 , 足见其被信赖的程度 。 可是 , 为何曹植会在争夺世子的斗争中落败了呢?

其实 , 正如前文所讲 , 历史上的曹植太过狂放 。 曹植不仅嗜酒狂悖 , 而且根本不具备政治头脑 , 这使他最终失去了曹操的信任 。 试想 , 在驰道乘车、开司马门而去、因醉酒而未能领兵出征 , 这些都是曹植犯下的错误 , 曹操能方心将自己的基业交给他么?

更为关键的是 , 与曹丕相比 , 曹植简直就是一个政治白痴 。 在曹植得宠时 , 杨修、丁仪等人望风使舵 , 纷纷依附于他 。 然而 , 曹植却不知深浅 , 不仅不避讳 , 还洋洋得意 。 这在曹操看来 , 就是明目张胆的结党 。

结果 , 曹植不仅丢了世子之位 , 还失去了杨修这样的支持者 。 尽管史书中称曹丕“御之以术 , 矫情自饰” , 但曹植的落败 , 终究还是他咎由自取 。 或许 , 如果曹植能够懂得收敛 , 安分守法 , 对自己严加控制 , 不被酒精所麻醉 , 也不至于令曹操厌恶 。

(三)曹丕对曹植有所防范 , 仍不乏恩宥之情

尽管曹植不甘落败 , 但随着杨修的死讯传来 , 已经预见到了自己败局已定 。 曹丕继位后 , 一跃成为了天子 , 坐上皇位的魏文帝 , 自然少不了用些帝王之术 。 为了稳固自己的皇位 , 魏文帝处死了曾经依附曹植的丁仪等人 , 同时让曹植与其他兄弟们各自前往封地 。

曹丕虽然防备着曹植 , 但也没有毫无情面地打压手足 。 可曹植总认为自己满腹才华却不得重用 , 故而更加嗜酒 。 在酒精的影响下 , 原本就放浪不羁的曹植 , 经常胡言乱语 , 乱发牢骚 。 如此一来 , 曹植势必再次闯下大祸:

黄初二年 , 监国谒者灌均希旨 , 奏“植醉酒悖慢 , 劫胁使者” 。 有司请治罪 , 帝以太后故 , 贬爵安乡侯 。 ——《三国志》

曹植未在封地安心理政 , 竟终日饮酒 , 不仅满口胡言 , 还“劫胁使者” , 导致大臣们也请求给曹植治罪 。 不过 , 曹丕念及手足情谊 , 尤其是考虑到太后的感受 , 还是决定对曹植从轻发落 , 仅贬其为安乡侯 。 而且 , 等过了一段时间后 , 曹丕又先后改封曹植为鄄城侯、鄄城王 , 并赐食邑两千五百户 。 到黄初六年时 , 魏文帝东征返回时 , 经过曹植封地 , 又给曹植增加了五百户食邑 。

六年 , 帝东征还过雍丘幸植宫增户五百 。 ——《三国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