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齐姐育儿本文为原创文章 , 欢迎个人转载分享~
【“讨好型人格”的三种早期特征,孩子如果占有,父母要多上点心】“我的不幸 , 恰恰在于我缺乏拒绝的能力 , 我害怕一旦拒绝别人 , 便会在彼此心里留下永远无法愈合的裂痕 。 ”——《人间失格》
这几年 , 越来越多的心理疾病出现在大众的视野里 , 而讨好型人格就是其一 。 太宰治在书中的这句话 , 格外形象地描绘出了讨好型人群的心理:害怕拒绝别人 , 不敢表达自己 。
很多家长会教育孩子要乖巧懂事 , 却不明白过度地要求孩子听话 , 很可能会使孩子发展成“讨好型人格” , 给孩子带来很大的痛苦 。
文章图片
拥有讨好型人格的人 , 往往会把自己置于一个低自尊的地位 , 会在骨子里认为自己是“低人一等” 。
因为担心别人无法接纳不好的自己 , 所以就把真实的自己深深隐藏起来 。 不敢表达 , 不敢发泄 , 只能把负面情绪藏在心里 。
可每个人都需要找情绪的宣泄口 , 只有将负面情绪宣泄出去 , 才能更好地生活 。
而讨好型人格的人却不敢和别人诉说自己的痛苦 , 时间一久 , 这些负面情绪逐渐积攒 , 最终质变为他们悲观的性格特征 。
文章图片
家长要多重视 , 若孩子有这些行为 , 很有可能是讨好型人格的早期特征 。
一、平时缺乏主见
缺乏主见的孩子 , 多表现为不知道自己要什么 , 做决定时优柔寡断 。
超市里 , 一个小男孩被一堆玩具吸引住了 , 妈妈看到后就问他要不要玩具 。 他点点头 , 可当妈妈让他在一堆玩具中选出一个时 , 他却在玩具前徘徊了半天 , 十分钟都选不出来 , 最后只能问妈妈的意见 。
文章图片
原来 , 平时他的玩具都是爸爸妈妈给他买的 , 爸爸妈妈带了什么他就玩什么 , 从来都没有自己选择过 。
很多父母会觉得孩子缺乏选择的能力 , 就一手包办了孩子的所有事情 , 不让孩子自主选择 。 而长期这样下去 , 孩子就会逐渐养成只爱听他人话的习惯 。
小时候是物品的选择 , 长大了就可能连自己的生活方式的选择 , 都无法决定 。
家长在平时一定要多给孩子锻炼的机会 , 在生活中 , 多让孩子自己选择 。
文章图片
如果孩子的选择是错误的 , 家长可以委婉提醒 , 重点是要让孩子得到锻炼的机会 。
在孩子遇到困难时 , 家长试着多放手 , 让他自己解决 , 而不是一次性帮孩子解决完所有的事情 。
二、不敢表现自己
除了没有主见 , 有讨好型人格早期特征的小孩 , 同样不敢主动表现自己 。 比如不敢上台说话 , 不敢展示自己的优点 , 上课不敢主动回答问题 , 哪怕这道问题他是懂的 。
文章图片
这样的小孩 , 一开始可能只是因为胆小 , 所以不敢勇敢地表达 。 而爸爸妈妈要做的 , 就是给孩子信心 。
现在很多父母总是喜欢贬低自己的小孩 , 他们认为这样会让孩子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 从而更加努力 , 更加谦虚 。
但比起有自知之明 , 胆小的孩子更需要的是建立自信 。 拥有了自信 , 才能让内心拥有强大的力量 , 才不会轻易让自己处于“低自尊”的地位 。
文章图片
三、没有梦想 , 对将来缺乏规划
- 14岁女孩身高直冲175厘米,儿科医生:3样食物是“长高王”,可敞开吃
- 孩子若有这“3个特征”,多半是潜在的学霸,即使贪玩也没关系
- 宝宝眼睛有这些“特点”,长大后智商更高,你家娃中了吗?
- 孩子“阳了”不要慌,牢记:“4多喝,2多吃,做1事”,助力恢复
- “经常被抱”和“不常被抱”的孩子,长大后几个方面差距比较明显
- 带“亲孙”和“外孙”,哪个到头来是一场空?过来人的话很现实
- “老大傻,老二精”,出生顺序决定孩子智商?看看心理学如何解释
- 真的有天性凉薄的孩子吗?妈妈:“等病好了,孩子也打算不要了”
- 一寸光阴一寸金|著名的劝学诗一寸光阴一寸金原诗上一句是 蚂蚁庄园12月23日答案
- 单身宝妈在国外3年,和宝宝没有“羊”的经验分享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