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的个人资料及简介 董明珠老公叫什么名字( 二 )

  
长达40天的“穷追不舍”,使经销商退步了 。当汽车拖着满满一车的空调回到珠海时,海利全厂人都震惊了,这是一车可以变现的货啊,“死账”变“活”了,这个女人,真厉害!  
这次“紧急追债”的经历,让董明珠明白了市场上“先货后款”的惯例是要被打破的,在那以后,她在自己管辖的城市里推出了“经销商不准拖欠货款的声明,一手交钱,一手提货”,即使有经销商反对,她也没有让步 。  
这一决定让格力空调在97年和98年实现了“没有一分应收款没有收回”的销售神话 。  
1992年,董明珠成了当时海利空调厂的销售“女王”,她个人销售额突破1600万,一个人做成了全公司八分之一的销售量 。  
由于能力出众,公司调派董明珠去了她的家乡南京,但南京当时几乎没有市场,董明珠在极限中突破自己,不服输的劲儿被她发挥得淋漓尽致,一年,个人销售额涨至3650万,人人崇拜不已,那时候董明珠也成了别人口中的“富婆” 。  
后来海利空调厂也改名字成了格力公司 。  
在职场中,面对逆境勇往直前,选择就不放弃,甘于吃苦,敢于吃苦,快速熟悉基层业务,是董明珠前期成功的重要条件 。  
董明珠说过,九几年,大多企业的命运掌握在销售人员的手上 。销售员能拿到高工资,但身抗企业生存的压力,销售员也不好过 。加上当时制造业市场混乱,常年一线销售的董明珠注意到,中国市场上的空调产品质量不太好,格力的空调也不例外 。  
1994年,格力内部出现了一次危机——产品卖不掉,大量库存积压,但最致命的,是公司的骨干销售员突然“集体离职”,带着客户跳槽去了对手的公司,这件事差点致使格力倒下 。  
“临危受命”的董明珠被任命为经营部部长,这是她事业起飞的第一个契机,也是格力电器的转折点 。  
董明珠十分果断,她一上任就大刀阔斧地开始了改变和更新 。整顿整个销售队伍的同时,严格把控产品质量,不合格的零部件坚决不用,当时她还做出了一件令人震惊的事,把公司已经造出的,产品不合格的货当着全公司人的面砸了个稀烂,以此来提醒所有员工,质量的重要性 。  
在此一年后,格力的营收超过了23亿 。董明珠成名后,回忆这段时光时,她说:“1994年,如果不是我回来,格力确实有灭顶之灾 。”而1994年,董明珠40岁 。  
现在来看,“好空调,格力造”的广告早已深入人心,而说这句广告词的底气,是董明珠在1994年就埋下了的 。  
1995年,空调行业展开了空前的血战,格力公司23名业务员在董明珠的带领下,直面国内一些有着上千业务员的大公司,这一年,董明珠的团队大获全胜,登顶国内空调市场榜首 。  
而在那之后的11年,格力都没从第一的位置下掉下去,始终在市场占有率、产销量和销售收入上居于全国第一 。  
2001年,董明珠出任了格力电器总经理 。从此之后,她就像一位极为细致严谨的“外科医生”,从没停止对企业挑毛病、动手术,甚至达到了“吹毛求疵”的地步 。  
她成为总经理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大搞内部整顿 。  
当她知道一个公司的职员,敢侵占企业上千万的资金,在公司以外成立一个配套厂,并号称产品是韩国进口,大肆销售时,她觉得触目惊心 。  
这种事情,对于严格要求员工的董明珠来说,简直是站在她的“气管上撒野”,当即她就开始对团队进行大力整顿,并深化内部管理,完善各种制度 。她对员工要求奇高,不允许公司人员犯错,如果在工作中出了错,她便会大力批评,有时候还会把员工骂哭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