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孕妈咪育儿经(原创丨欢迎转载分享)
数千年来 , 中华民族作为礼仪之邦 , 一直都秉承以礼待人 , “礼”更是中国展现给世界一面最为鲜明的旗帜 。
现如今 , 中国人依旧以此为荣 , 在教育孩子的时候 , 一定会要求他们做一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 “中国式的礼貌”可以说已经渗透在每个家庭之中 。
见到亲朋好友要问“叔叔阿姨好” , 离开的时候要打招呼说“再见” , 在一些特定的场合里 , 不管孩子认不认识 , 在家长的要求下孩子都必须礼貌性问好 。
如果孩子拒绝这样做 , 便会被人没有礼貌和教养 , 回家之后自然免不了要挨父母的一顿骂 , 甚者还会遭受一场“皮肉之苦” 。
孩子不愿意“问好”的时候 , 家长会如何处置?
前些日子 , 在小区里面遇到了对门的小蔡和她8岁的儿子 , 虽说住的是门对门 , 可是能够见面的机会可是一点也不多 。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 , 见面之后两家自然避免不了寒暄半天 。
小蔡对旁边的儿子说:“快向阿姨问好 , 上次阿姨还送了你一个变形金刚呢 。 ”
这时 , 孩子抬起头看了看我没说一句话 , 继续踢着脚下的石子 , 小蔡拽了拽孩子的手又重复道:“快点 , 怎么这么没有礼貌啊 , 妈妈在家怎么教育你的 。 ”
此时 , 孩子还是不动声色 , 但我明显感觉小蔡的脸色变得不好看 。
“孩子不愿意叫就别叫了 , 你看你怎么还逼迫孩子做他不想做的事情 , 这就是你的不对了 。 ”
小蔡不好意思的笑道:“我们这孩子内向 , 你别见外啊!”说着就带着孩子往家里走去 , 转身看着两人离去的背景 , 我知道孩子回家后 , 肯定避免不了要被妈妈说教一番 。
文章图片
“中国式礼貌”渗透在每个家庭里 , 父母毫不在意 , 孩子是有苦难言
其实 , 这样的场景在生活中很常见 , 不论是孩子还是父母 , 肯定都有过相同的经历 。 大家都喜欢有礼貌的孩子这毋庸置疑 , 但是有没有考虑过 , 这样逼迫孩子他们的内心会受到什么样的伤害 。
如果碰到对方得理不饶人的来一句:“这孩子真没礼貌” , 还会在孩子的心上狠狠扎上一刀 , 纵使有苦难言也只能默默承受 。
对于我们来说 , 遇到这样的事情最尴尬的莫过于爸爸妈妈 , 在家里一次次地教导、演练 , 不就是为了出门能让孩子好好表现 , 让自己更有面子嘛 。
可是当孩子无情地漠视或者拒绝后 , 父母内心瞬间火冒三丈 , 不仅让自己颜面尽失 , 还得和对方赔礼道歉 。
其实 , 家长应该从孩子的角度出发 , 了解下他们对这件事内心最真实的想法 , 不要让他们像“哑巴吃黄连”一样——有苦说不出 。
文章图片
孩子内心世界第一句话:“我不认识他 , 为什么要打招呼?”
所有的家长都会有一个共识 , 那就是孩子见人的时候一定要打招呼、问好 , 这是为人处事最基本的礼仪 。 面对陌生人时 , 孩子本身就会有所警戒 , 可家长却在一旁一直逼迫孩子打招呼 , 无形之中给孩子施加压力 , 最后让孩子不得不低头 。
当然 , 有些执拗的孩子并不会屈服 , 他们更会向家长发出灵魂般的质问:“我不认识他 , 为什么要打招呼” 。
不得不说 , 这句话真的很有道理 , 如果是你在路上遇到陌生人 , 还无缘无故地和他打招呼吗?
很显然并不会这样做 , 这也是孩子不愿意打招呼的原因之一 , 当他们遇到熟悉的同学、朋友 , 即使你没有要求孩子打招呼 , 他们也会主动做这件事情 。
- 14岁女孩身高直冲175厘米,儿科医生:3样食物是“长高王”,可敞开吃
- 孩子若有这“3个特征”,多半是潜在的学霸,即使贪玩也没关系
- 宝宝眼睛有这些“特点”,长大后智商更高,你家娃中了吗?
- 孩子“阳了”不要慌,牢记:“4多喝,2多吃,做1事”,助力恢复
- “经常被抱”和“不常被抱”的孩子,长大后几个方面差距比较明显
- 带“亲孙”和“外孙”,哪个到头来是一场空?过来人的话很现实
- “老大傻,老二精”,出生顺序决定孩子智商?看看心理学如何解释
- 真的有天性凉薄的孩子吗?妈妈:“等病好了,孩子也打算不要了”
- 一寸光阴一寸金|著名的劝学诗一寸光阴一寸金原诗上一句是 蚂蚁庄园12月23日答案
- 单身宝妈在国外3年,和宝宝没有“羊”的经验分享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