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羊草 白羊草的根长什么样( 四 )

  
灌草丛是以中生或旱中生、多年生草本植物为主要建群种,同时其中散生有灌木的植物群落 。保护区灌草丛的优势植物为多年生野古草、白羊草、黄背草、结缕草、大油芒、荻等禾本科植物 。分为两种类型:黄背草灌草丛;白羊草灌草丛 。  
(1)黄背草灌草丛  
本群系的建群种为黄背草,与其伴生的灌木主要有荆条、酸枣和三裂绣线菊,常见的草本植物有野古草等 。分为2个主要群丛:荆条-黄背草群落;三裂绣线菊-黄背草、野古草群落 。  
荆条-黄背草群落 。该群丛是保护区分布较广的群落类型之一,常见于山地的阴坡或半阴坡,阳坡土壤深厚处也有斑块状零星分布 。群落下的土壤条件较好,土层厚度30~50cm,土壤含水率(7~9月,下同)为15%~20%,有机质为2%~4% 。裸岩面积一般为15%以下 。群落一般高度为80~100cm,盖度大于50%,最高可达80%以上 。灌木层中以荆条最多,也有少量的酸枣、胡枝子等 。草本层可分为2~3个亚层,第一亚层主要是黄背草,还有白羊草、野青茅、野古草和蒿属植物;第二亚层高度为20~40cm,组成种类有荩草、宽叶隐子草等;第三亚层高度在20cm以下,以大披针薹草为主,还有委陵菜、翻白草、结缕草等,见表5-11 。该群落的立地条件较好,土壤肥厚湿润,通过封山,可以恢复灌丛或森林植被 。  
表5-11 荆条-黄背草群落特征汇总表  
注:1.生活型符号:Ph—高位芽,Ch—地上芽,H—地面芽,G—地下芽,Th—一年生植物;②存在度:Ⅰ、Ⅱ、Ⅲ、Ⅳ、Ⅴ分别表示某物种出现于调查样地的比例分别为1%~20%、21%~40%、41%~60%、61%~80%、81%~100% 。  
(2)白羊草灌草丛  
本群系的建群种为白羊草,广泛分布于山地丘陵地区 。组成群落的灌木主要是荆条和酸枣 。分为荆条-白羊草群落;荆条、酸枣-白羊草群落两个基本群丛 。  
荆条-白羊草群落 。该群丛是保护区分布面积较大的群落类型 。常见于山地的阳坡或半阳坡 。生境特点是裸岩面积大,多在30%以上 。群落下的土壤瘠薄,土层厚度15cm左右,土壤含水率为6%~10%,有机质为1%~3% 。群落特征是植物种类贫乏,结构简单,群落盖度低,只有20%~40% 。草本层高50~80cm,以白羊草占有绝对的优势,在土壤稍深厚的地方可见到黄背草,此外还有荩草、宽叶隐子草、翻白草、结缕草、米口袋(Gueldenstaedtia multiflora)等 。灌木层以荆条为主,还有酸枣、小叶鼠李、兴安胡枝子、地椒等,见表5-12 。该群系立地条件较差,群落盖度低,应加强保护,促进群落的进展演替 。  
荆条、酸枣-白羊草群落 。该群丛是石灰岩山区分布面积最大的群落类型 。生境特征较荆条-白羊草群落更差 。以白羊草占绝对的优势,荆条、酸枣稀疏分布其间 。其他种类有荩草、宽叶隐子草、翻白草、卵叶鼠李、锦鸡儿、地椒等 。白羊草群落特征见表5-12 。  
表5-12 白羊草群落特征汇总表  
注:1.生活型符号:Ph—高位芽,Ch—地上芽,H—地面芽,G—地下芽,Th—一年生植物;2.存在度:Ⅰ、Ⅱ、Ⅲ、Ⅳ、Ⅴ分别表示某物种出现于调查样地的比例分别为1%~20%、21%~40%、41%~60%、61%~80%、81%~100% 。  

白羊草 白羊草的根长什么样
  
文章插图  
白羊草自然分布在哪些地方?白羊草别名:茎草、盘棋;白羊草自然分布于欧亚大陆中部和南部的亚热带和温带地区 。在欧洲西北部、南部及地中海地区,亚洲的西亚、中亚、西伯利亚、中国、朝鲜、印度等地都有分布 。美国早年从印度引入该种,它已成了美国南部大平原上最适宜放牧利用的栽培草种;因该草是C4植物,在美国颇受重视,还在搜集世界各地种质资源,继续做育种研究,并认为是美国南部大平原弃耕地上一种有价值的混播的牧草 。在土质贫瘠、土层较浅的地区生长良好,与杂草竞争力强,抗旱,可生产优质鲜草和干草 。在土壤已受侵蚀的地区可用白羊草进行播种改良 。在坦噶尼喀和夏威夷较干旱的地区可用于放牧和晒制干草 。但种子不容易收获 。在西印度群岛(巴巴多斯、牙买加)、乌干达和印度等地,被认为是一种较好的牧草 。在印度退化的草场上用该草种混播,可做轮作草地的牧草,或在海拔中等而较干旱地区用于培植永久性人工草地 。乌干达正进行试种,供轮作草地的草种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