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青年创业网官方网站 阿里青年创业网( 二 )

  
从杭州到纽约 马云15年创业路  
2014年9月19日,美国纽约华尔街,马云和他的团队早早就等候在纽约证券交易所的门前 。这一次的他西装革履、面带笑容,显然是为了这一天做过精心的准备 。从酒店到交易所的这一路,他就像当地著名的百老汇明星一样受到夹道欢迎,这些人里,有美国及阿里巴巴集团从国内带过来的数百家媒体组成的“混合编队”,和那些对这次“IPO盛筵”看好的华尔街投资人 。  
阿里巴巴上市的消息已经像肥皂剧一样预演了一整年,从香港到美国,直到这一刻终于尘埃落定 。  
创业家马云  
今年正好50岁的马云和他的公司阿里巴巴,无疑是中国最励志的故事之一 。这家由马云和他的17个小伙伴1999年在杭州创办的公司,如今已跻身全球范围内最大的互联网及电子商务公司,其业务范围覆盖了电子商务、金融理财、影视娱乐、云计算等业务 。  
人们之所以如此关注这家公司,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受到马云精神的鼓舞 。在一个国有企业占据经济制高点的国家里,民营企业阿里巴巴避开国企的锋芒,在互联网及电子商务领域里取得了世界性的成功 。  
在IPO结束后,马云面对来采访他的CNBC采访人员说,电影《阿甘正传》他看了不止十遍,他心中的英雄是阿甘 。这次来纽约前又看了一遍,边看边告诉自己:“无论什么变化,我还是我自己 。”  
创业15年,马云从一位老师转变为一名真正的创业家 。  
1988年,马云的第一份工作是杭州电子工业学院的外语教师,当时的月工资差不多是100元 。不甘寂寞的他找了不少兼职,利用课余时间为到杭州观光的外国游客担任导游 。西湖边的第一个英语角就是马云发起的 。  
1992年,马云和朋友一起成立了“海博翻译社”,课余四处活动,接翻译业务 。但经营依旧艰难,一个月的营业额是两百多块钱人民币,房租却要700元,可谓入不敷出 。实在扛不下去的马云只好背着口袋到义乌、广州进货,卖礼品、包鲜花,用这些钱养了翻译社3年,才开始收支平衡 。  
1995年,马云受聘于一家与美商合作承包建设项目的中国公司,为其到美国收账,这次经历据后来孙燕君在《阿里巴巴神话》一书中的描述,可谓九死一生 。  
当时的马云,被想赖账的美国商人菲利普·卡文纳锁在一栋别墅里长达两天,最后逃脱拘禁的他甚至丢失了随身行李 。在西雅图,他遇见了一个新鲜的网络世界,这也是他第一次接触了互联网 。  
后来的马云回忆说,他甚至害怕触摸电脑的键盘,谁知道这玩艺儿多少钱?要是弄坏了肯定赔不起 。而对他触动最大的是,他好奇地对朋友说在搜索引擎上输入单词“啤酒”,结果只找到了美国和德国的品牌 。当时他就想利用互联网让世界熟悉中国的公司 。回国后,这位“杭州十大杰出青年教师”辞了职,借了钱,开办了“中国黄页”,这是中国第一批网络公司之一 。  
1997年底,马云和他的团队在北京开发了外经贸部官方站点、网上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等一系列政府站点 。  
1999年,屡屡受挫的马云放弃在北京的生意,决定回到杭州,创办一家能为全世界中小企业服务的电子商务站点 。  
就在杭州湖滨花园小区,他与后来鼎鼎大名的“阿里巴巴十八罗汉”在“不向亲戚朋友借钱”的前提下,筹措了50万元开始创业 。这其中包括马云的妻子、当老师时的同事和学生、患难朋友,当然还有被他的人格魅力吸引来的业界精英 。  
2003年7月,阿里巴巴推出淘宝网 。次年,推出网络交易支付工具“支付宝” 。  
阿里生态与中国  
今年以来,阿里巴巴创始人兼董事局主席马云多次受到中国总理的接见,他和他的公司一起,被政府称为中国民营经济的代表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