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第三方物流( 二 )

  
中国最早的理论研究之一是第三方物流的:模式及运作 。最常见的第三方物流服务包括物流系统设计、EDI能力、报告管理、货物收集、承运商选择、货运代理、海关代理、信息管理、仓储、咨询、货运支付、货运谈判等 。由于服务业一般在一定时期内与企业签订物流服务合同,所以有人称之为第三方物流  
一般来说,第三方物流的构成可以分为两类:资产型供应商和非资产型供应商 。就资产型供应商而言,他们有自己的运输工具和仓库,通常进行真正的物流运作 。非资产型供应商是管理公司,不拥有或租赁资产 。他们提供人力资源和先进的物流管理系统,专业管理客户的物流职能 。  
广义上,第三方物流可以定义为两者的结合 。第三方物流因其专业化和规模化的优势,在分担企业风险、降低运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加快物流产业形成和再造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成为21世纪物流发展的主流 。  
狭义的第三方物流是指能够提供现代化、系统化物流服务的第三方物流活动 。  
第三方物流通过合同调节物流经营者和物流消费者之间的关系 。物流经营者按照合同规定的要求提供多功能到全方位的综合物流服务,管理合同规定的所有物流服务活动和流程 。其次,第三方物流通过合同的形式发展物流联盟,明确各物流联盟参与者之间的权利、责任和利益关系 。  
首先,不同的物流消费者有不同的物流服务需求 。第三方物流需要根据不同物流消费者在企业形象、业务流程、产品特征、客户需求特征、竞争需求等方面的不同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物流服务和增值服务 。其次,从事第三方物流的物流运营商也需要受到市场竞争、物流资源和物流能力的影响,形成核心业务,不断加强物流服务的个性化和特色化,增强物流市场的竞争力 。  
第三方物流提供专业的物流服务 。从物流设计、物流运作流程、物流技术工具、物流设施到物流管理必须体现专门化和专业水平,这既是物流消费者的需要,也是第三方物流自身发展的基本要求 。  
第三方物流应具有系统的物流功能,是第三方物流产生和发展的基本要求,第三方物流需要建立现代管理系统才能满足运行和发展的基本要求 。  
信息技术是第三方物流发展的基础 。物流服务过程中,信息技术发展实现了信息实时共享,促进了物流管理的科学化、极大地提高了物流效率和物流效益 。  
在我国制约第三方物流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以下几个方面:  
中小工业企业在国家”放小””扶小”政策指导下,进行改制和新机制规范运作的改变,国家对中小工业企业的信贷金融政策,以及引导中小企业调整、改革和发展的主要措施,市场竞争、社会的发展变化都将成为影响中小企业的外部环境因素 。但是,中小工业企业长期采用”大而全””小而全”生产模式和经营观念,物流活动及其组织管理呈现分割和封闭状况,必定对第三方物流发展产生内在的重要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1)观念的影响 。中小工业企业一般实行单一的生产管理,企业经营范围封闭,缺乏进入市场和社会的一体化模式,习惯于传统的企业储运方式,重生产、轻储运,难以形成现代物流管理思想,对第三方物流存在认识上观念上的障碍,是影响第三方物流发展的根本因素 。  
(2)结构的影响 。中小企业量大面广,总规模不小,但组织和产业结构不合理,低水平重复建设,重复投入,在相当多行业形成产品供大于求、结构性过剩,普遍存在产业关联度较低,缺乏社会化、专业化分工协作,是影响第三方物流发展的重要因素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