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第三方物流( 八 )

  
此外,还有一部分已经初具规模的物流企业,信息化基础相比来说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都已经开始考虑业务流程与管理流程的优化问题 。这也是来自降低成本、加快周转等经济上的压力,目的是帮助企业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这些优化通常集中在几个最能产生效益的环节,比如仓储管理、运输管理、订单管理等局部环节 。这类规模较大的物流企业占物流企业总数的30%左右 。但沈国康指出,这种只针对局部供应链流程的信息化建设,结果通常表现为一些孤立的信息系统,难以互联互通,实现整合 。供应链的信息化整合不能仅仅满足于提供精细的分别针对分销、零售、仓储、运输等环节的软件产品,而是要旗帜鲜明地贯彻供应链一体化的思想 。通过”操作层”、”决策层”和”供应链电子商务层”这一结构清晰的框架,为物流企业提供着眼于全面资源整合的信息化解决方案 。这样才能从上至下解决企业所存在的问题,而不是隔鞋搔痒 。已经形成系统化的物流综合管理平台的物流企业可谓寥寥无几,仅占总数的5%左右 。  
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目标应是针对整个企业的供应链综合管理,实施企业级的信息系统建设 。这样才能跨越部门的界限,实现各个部门的数据和信息的互联互通,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信息的集中查询和集中发放 。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应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第三方物流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广泛运用计算机技术以及通信技术提高企业自身的运输效率和服务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也只有这样,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将企业做大做强 。  
当今竞争日趋激化和社会分工日益细化的大背景下,物流外协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具体表现在:  
1、企业集中精力于核心业务 。由于任何企业的资源都是有限的,很难成为业务上面面俱到的专家 。为此,企业应把自己的主要资源集中于自己擅长的主业,而把物流等辅助功能留给物流公司 。  
2、灵活运用新技术,实现以信息换库存,降低成本 。  
3、减少固定资产投资,加速资本周转 。企业自建物流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购买物流设备,建设仓库和信息网络等专业物流设备 。这些资源对于缺乏资金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是个沉重的负担 。而如果使用第三方物流公司不仅减少设施的投资,还解放了仓库和车队方面的资金占用,加速了资金周转 。  
4、提供灵活多样的顾客服务,为顾客创造更多的价值 。  
当然,与自营物流相比较,第三方物流在为企业提供上述便利的同时,也会给企业带来诸多的不利 。主要有:企业不能直接控制物流职能;不能保证供货的准确和及时;不能保证顾客服务的质量和维护与顾客的长期关系;企业将放弃对物流专业技术的开发等 。比如,企业在使用第三方物流时,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员工经常与你的客户发生交往,此时,第三方物流公司会通过在运输工具上喷涂它自己的标志或让公司员工穿着统一服饰等方式来提升第三方物流公司在顾客心目中的整体形象从而取代你的地位 。  
2007年上半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33.8万亿元,同比增长25.5%,增速比一季度提高1.7个百分点 。2007年上半年,物流业增加值完成7503亿元,同比增长17.2%,增速比一季度提高0.5个百分点,占服务业全部增加值的17.9%,同比提高0.1个百分点 。2007年上半年,中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为19541亿元,同比增长16.2%,增幅比一季度提高0.9个百分点,比2006年同期提高1.3个百分点 。  
中国的第三方物流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迫切需要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为现代物流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 。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规模还较小,而且高度分散,面对庞大的物流市场需求和弱小的供应能力国外物流企业早已跃跃欲试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