唢呐成名原因由来 为什么称唢呐为乐器之王( 三 )

  
与都是有共鸣腔体的笛子不同,唢呐多了一个扩音器 。使得他的音高、音量、音色都都得到了很大提升 。  
但上面所谈的实际上,是1993年以前的唢呐 。  
要知道,中国的唢呐是传统五音,一五度关系演唱 。无法演奏fa和xi的两个半音阶,在如今近代民乐也开始了十二平均律化 。所以唢呐也进行了有一次技术革命 。  
1993年,由著名管乐演奏家郭雅志先生发明了唢呐“活芯”装置,令传统唢呐奏出半音阶、十二音体系,丰富了唢呐的表现力 。  
那这个唢呐活芯是个啥东西,凭什么能演奏出半音阶?  
那唢呐的表现力,世界上有很大部分是来自于这个活芯 。  
活芯其内管连有气牌和气嘴,并有螺栓槽,套上一弹簧,插在外管中,进行不同调档 。外管侧面有螺纹孔,再套上一个微调套管用螺栓螺母,从套管长孔穿过拧入螺纹孔,再进入内管的螺栓槽,用螺丝螺母调正内管之伸缩距离,嘴唇压缩气嘴以后,使内管缩短其音程 。  
这个缩短的音程,恰恰让共鸣震动变短,于是每个音孔可吹出半音,增加唢呐之音量范围,可吹奏各种变调乐曲 。  
这是活芯的技术原理,传统芯子是固定音程的 。而活芯为活动套式,可以伸缩改变长度,以弹簧复位 。演奏时,通过双手向上压进活芯,便能奏出临时变化半音或半音阶 。指法不变 。推进后所产生的音程关系上的微小偏差,可通过控制嘴劲儿调整,演奏者很容易适应和进行有效的修正 。活芯共有3种规格,由于其伸缩长度可以调节,因此解决了大、中、小各种调子唢呐的应用问题 。  
正是由于这个活芯技术,才让唢呐演奏家慢慢的能与西方管弦乐抗衡 。  
唢呐是我们中华民乐之中,堪称返璞归真的代表 。简单的构造,小巧便携的模样 。却拥有着如同震天雷一般的力量 。  
最后推荐一些好听的唢呐演出现场:  
1:刘英大师在TW新竹的演出;  
2:郭雅志老师最新专辑《八千里路》中的《夜来梦江南》;  
3: 大话西游中驾着七色祥云归来的大圣——《小刀会序曲》,《小刀会组曲》;  
4:黄英华——四川将军令;  
5:季曲 ~Seasons of Asia~;  
6:蓄势 ~GEAR UP~;  
7:傲气傲笑万重浪-黄霑;  
【唢呐成名原因由来 为什么称唢呐为乐器之王】听没听懂,点个赞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