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性格形成的时期
【“出去浪”和“宅在家”的孩子,长大谁更有出息?现实会有些打脸】孩子的性格 , 是什么时候开始形成的呢?
纪录片《北鼻的异想世界》中 , 科学家们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 , 他们做了一系列实验 。
他们给6个月大的婴儿准备了些玩具 , 比如一碰就会突然弹出小丑的盒子、走着走着突然翻跟头的狗、以及带着面具的陌生人 。
文章图片
通过观察 , 科学家们发现 , 在婴儿身上 , 就已经具备了成年人的三种基本气质:谨慎、平静和活跃 。
从小就表现出来的这种气质 , 是一个孩子性格的起点 。
文章图片
我们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 , 会不自觉适应他们的个性 , 提供他们所需要的环境 。 而这样后天的互动 , 又塑造了他们的性格 。
孩子的“内向”和“外向” , 就像一枚硬币有正反面一样 , 并没有好坏之分 , 这是他独特的个性 。 不管是外向 , 还是内向 , 都是他们与生俱来的礼物 。
三:各有优势
内、外向的孩子 , 各有各的优势 。
外向的孩子就不用说 , 在我们的意识里 , 普遍认为他们长大后会更有出息 。 因为他们擅长处理人际关系 , 性格开朗受欢迎 , 说话大声自信 , 容易被人记住 。
外向孩子的种种表现 , 似乎都指向一个词----“领导力” 。 他们这样的性格 , 长大更易成为有决策力、信服力的领导 。
但其实有研究表明 , 在领导者中 , 内、外向性格的人占的比例是差不多的 。
文章图片
而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格兰特教授 , 通过研究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内向的领导比外向的领导能产生更大的效益 。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他发现 , 内向的领导者跟下属相处时 , 会倾向让他们自由发挥 。 而外向的领导 , 会无意识传达自己的想法 , 这在一定程度上 , 会限制员工的创造力 。
《内向高敏者》一书 , 更是详细地分析了内向者拥有的优势:谨慎、专注、善于分析、持之以恒、有同理心等 。
文章图片
在我们所知的伟大人物中 , 有很多就是内向性格的人 。
比如达尔文 , 如果他天天忙着社交、应酬 , 他就不会在独处中思考出生物进化论 。
比如村上春树 , 若不是拥有安静的性格 , 他也就不会埋头写出那么多享誉世界的著作 。
还有比尔盖茨 , 相比与人接触 , 他更爱呆在房间里自己研究技术 。
又比如巴菲特 , 如果独处对他来说是一种损耗 , 他也就不会持续几小时埋头在工作中 。
正因为内向性格的力量 , 让他们选择了适合自己的人生 , 达到了无人能及的成就 。
四:把孩子放到合适的位置
之前看到一位妈妈 , 为逼儿子变得外向 , 规定他每天必须主动跟10个陌生人打招呼 , 并且强行把他推到人群中去 。
我们常常因为偏见和误解 , 要求内向的孩子变得开朗大方 。 这种做法 , 可能会让孩子变得“假外向” , 并且出现严重的社交恐惧 。
文章图片
面对孩子不同的性格特质 , 父母不妨放下焦虑 , 把孩子放到合适他的环境中去 , 让他的天赋发挥到最大 。
如果我们担心内向的孩子不合群 , 可以适当地鼓励:“要不我们尝试一下 , 去跟大家交流一分钟怎么样?也许你会因为交到新朋友而开心呢 。 ”
- 14岁女孩身高直冲175厘米,儿科医生:3样食物是“长高王”,可敞开吃
- 孩子若有这“3个特征”,多半是潜在的学霸,即使贪玩也没关系
- 宝宝眼睛有这些“特点”,长大后智商更高,你家娃中了吗?
- 孩子“阳了”不要慌,牢记:“4多喝,2多吃,做1事”,助力恢复
- “经常被抱”和“不常被抱”的孩子,长大后几个方面差距比较明显
- 带“亲孙”和“外孙”,哪个到头来是一场空?过来人的话很现实
- “老大傻,老二精”,出生顺序决定孩子智商?看看心理学如何解释
- 真的有天性凉薄的孩子吗?妈妈:“等病好了,孩子也打算不要了”
- 一寸光阴一寸金|著名的劝学诗一寸光阴一寸金原诗上一句是 蚂蚁庄园12月23日答案
- 单身宝妈在国外3年,和宝宝没有“羊”的经验分享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