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管装饰 管弦 弦子( 七 )

  
有固定音高打击乐器:木琴、铁琴  
这二种乐器是用不同长度的木片与金属片共同组成的多音乐器,排方式与钢琴的键盘相同 。每个音键的下方都有共鸣管,音域从三到五个八度不等,以缠线的籐棒演奏、铁琴并附有踏板,以延长或止音 。木琴音色较温和,演奏时以缠线的击槌敲打,音色会因击槌头的质料不同而异,有木制、橡胶及毛毡等种类,其音色优美而奇特 。铁琴则声音轻脆。  
无固定音高打击乐器:大鼓  
大鼓也称大军鼓,是管弦乐中最大型的低音鼓,直径55-80公分不等,鼓身有木制和金属制两种(呈空心滚轮状),上面紧绷者兽皮 。演奏方法有单敲及滚奏(滚奏时需将大鼓斜放),通常用单槌击奏居多,大鼓的音色低沈为其特色,因此成为乐队低音背景节奏的乐器,另外也常被使用在制造音乐效果上,例如欢乐、激动的声音或者是模拟打雷声及炮声等 。大鼓的余音很长,演奏者需依照音乐的需要来控制音效的长短 。  
无固定音高打击乐器:小鼓  
小鼓又称为小军鼓,其构造和大鼓相似,鼓身呈圆桶状,鼓面同样以兽皮制成,於鼓底装有一组可调节音色的弹簧 。若将弹簧拉紧,音色清脆,若将弹簧放松,音色则变得闷且黯淡;另外还有另一种改变音色的方法,那就是在另一鼓面上系有响线,以木棒敲击另一面,可发出特殊的沙沙声 。使其音色略带沙沙声且变得朦胧 。演奏时通常用两支硬木鼓槌击奏,在舞曲节奏中常换成钢丝材质的击槌敲奏,加强节奏的效果;小鼓和大鼓一样,也常被使用於制造效果上 。小鼓其响亮且具穿透力的音色是它最大的特点,是管弦乐团和军乐团的常规乐器 。  
无固定音高打击乐器:铃鼓  
铃鼓,鼓框以木质制做,在鼓框附有许多小金属片的单面皮鼓,用手直接击奏 。音色清脆,演奏方式有许多种,最常见的就是左手持铃鼓,由右手敲击鼓面 。  
无固定音高打击乐器:三角铁  
三角铁,主要由一根钢条折成三角形所制成,有大小两种:大的音色稍暗沉,小的声音较高且清脆 。演奏时用一根金属槌敲打在三角铁上即可发出声音 。  
参考资料:  
《中国29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哪几项?《中国29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29项,它们分别是  
1. 昆曲;  
2. 古琴艺术;  
3.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  
4. 蒙古族长调民歌;  
5. 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  
6. 南音;  
7. 南京云锦织造技艺;  
8. 宣纸传统制作技艺;  
9. 侗族大歌;  
10. 粤剧;  
11. 格萨(斯)尔;  
12. 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  
13. 热贡艺术;  
14. 藏戏;  
15. 玛纳斯;  
16. 花儿;  
17. 西安鼓乐;  
18. 中国朝鲜族农乐舞;  
19. 中国书法;  
20. 中国篆刻;  
21. 中国剪纸;  
22. 中国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  
23. 端午节;  
24. 妈祖信俗;  
25. 中国雕版印刷技艺;  
26. 呼麦;  
27. 羌年;  
28.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  
29. 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 。  
昆曲,原名“昆山腔”、“昆腔”,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清代以来被称为“昆曲”,现又被称为“昆剧”,昆曲是中国汉族传统戏曲中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艺术 。  
古琴艺术,以其历史久远,文献瀚浩、内涵丰富和影响深远为世人所珍视,同时它也是中华民族最早的弹弦乐器,是中华传统文化之瑰宝 。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是一种集歌、舞、乐于一体的大型综合古典音乐艺术形式 。  
蒙古族长调民歌,是一种具有鲜明游牧文化和地域文化特征的独特演唱形式,特点为字少腔长、高亢悠远、舒缓自由,宜于叙事,又长于抒情;歌词一般为上、下各两句,内容绝大多数是描写草原、骏马、骆驼、牛羊、蓝天、白云、江河、湖泊等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